脂质组学研究两种红豆杉细胞磷脂代谢的差异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sl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正常生长的东北红豆杉细胞和自发凋亡的南方红豆杉细胞磷脂代谢的差异,本课题运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ESI/MSn)从脂质组学(lipidomics)的角度,对两种红豆杉细胞磷脂代谢进行了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1)建立了以HPLC/ESI/MSn为基础的高通量、高灵敏度及高分辨率的研究红豆杉细胞磷脂的分析方法;(2)发现了红豆杉细胞中至少含有6类(class)84种(species)磷脂分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红豆杉细胞的磷脂图库。同时新发现了红豆杉细胞内的磷脂含有特殊的多不饱和长碳链,如C20:3及C20:4等;(3)测定了东北红豆杉细胞正常生长和南方红豆杉细胞自发凋亡过程中磷脂含量的变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主要的77种磷脂的代谢变化进行研究。该方法能明显区分自发凋亡的南方红豆杉细胞与正常生长的红豆杉细胞,确定了PC和PA两类磷脂是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群,且在第一主成分上呈强负相关,揭示了PC和PA的代谢异常可能在南方红豆杉细胞自发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基于PA是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激活MAPK等下游路径。推断引起南方红豆杉细胞磷脂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中的磷脂酶D被激活、作用于PC,将其降解为PA,最终导致细胞的自发凋亡。为进一步发掘磷脂在南方红豆杉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基础。
其他文献
会议背景介绍:食品非热加工是近年米国际食品科学领域新兴的学科方向,以超高静压、辐照、脉冲电场、超声波以及高密度二氧化碳等为主的非热加工技术日趋走向成熟和商业化。
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既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未来文艺工作者队伍组成部分的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航标。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
颈椎综合征医案1例。腰酸颈疼,四肢关节痹痛半年多,眩晕自汗,头痛失眠,耳鸣目眩,腰膝酸痛,颈项肩胛及上肢疼痛,颈项活动受限,左上肢麻痹感,胸前翳痛不适,舌质淡、苔厚白,脉弦
艺术类课程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艺术专业特点,以艺术类课程为载体,依托课堂教学、艺术展演、艺术实践为平台,从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探讨艺术类课程与思想政
茉莉花茶是我国茶叶中的一朵奇葩,全国年产量约为1 0万多吨,国内销售量居各茶类之首,约占各茶类销售份额的1/3,是福建省的主要出口茶类之一.福建是历史上茉莉花茶商品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