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大约有2800多万人,每年大约有700万毕业生融入社会,大学生以其庞大的群体数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特征,在社会成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国家政治文化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任务,通过政治社会化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相统一,是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呈现出了新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索。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调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以此来说明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时,整理现有实证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情况良好,问题主要在于理论教育的内化与外化过程,也就是政治意识层面和政治参与实践层面。以延安大学为个案,对选取的1200名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延安大学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主要在于政治参与意识不足与政治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这两个方面。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认可度较高,但是具体实践操作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政治教育目标宏观、教学内容缺乏有效整合,针对性不强、渠道缺乏创新、教育主体能力不足以及效果不显著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地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渠道、主体及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对策:细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目标,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创新拓展教育的实现渠道,提高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提高双方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必要性的认识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和保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就需要高校克服时间的局限,不断深化政治社会化教育内容,创新拓展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氛围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