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甲基-4-氯苯氧乙酸(二甲四氯,MCPA)在我国烟、稻田间广泛使用,由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并亟待解决。因此,从污染的土壤环境中分离高效、稳定的二甲四氯降解菌株,并能将菌株应用于二甲四氯污染环境的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除草剂残留污染问题,以二甲四氯为研究对象,采用富集及驯化培养,从长期受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污染的烟田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二甲四氯降解菌SE08,并进行了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探讨了该菌降解特性并进行降解修复效果评价,为微生物降解技术在农田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富集驯化,从郴州长期施用二甲四氯的烟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4株高浓度二甲四氯的耐受菌,通过对降解率测定,挑选其中降解效果最好,且能以二甲四氯为唯一碳源生长良好的菌株SE08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方法对菌株鉴定,16SrRNA序列片段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鉴定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SE08,在GenBank中的注册号为HM461219。2.采用二甲四氯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基础培养液对降解菌株SE08进行降解特性研究发现24h MCPA降解最高降解率为45.21%,降解最适初始浓度为500mg/L,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6.0。3.施用降解菌对二甲四氯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对污染土壤中水稻作物的生长进行研究,当土壤中二甲四氯浓度为100μg/kg时,降解菌的修复最佳,与对照组相比较,添加降解菌液后水稻出苗率提高了29%,株高抑制率降低到了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