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引流和经皮引流治疗胰腺液体积聚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ei_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  近年来,超声内镜下引流和经皮引流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有症状的胰腺液体积聚(PFCs)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引流方法治疗PFC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2009年至2011年于我院接受超声内镜引流或经皮引流治疗的胰腺假性囊肿和胰腺包裹性坏死患者,对2011年至2017年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资料收集,观察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分别接受超声内镜引流(ED)和经皮引流(PD)的首次治疗成功率、不良事件、再干预率、转外科手术治疗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情况,在患者出院后的1月、3月、半年至1年的进行电话随访调查。根据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出院后的远期恢复情况、是否复发和是否死亡。  结果:  在8年的观察研究期间,共纳入了129例患者,其中62名患者接受ED治疗,67人接受PD治疗。无论在假性囊肿还是包裹性坏死中ED组的初始治疗成功率均高于PD组。相比于 ED组,PD组中不良事件、再干预均较高,且住院时间较长,但两者远期恢复情况、转手术治疗及住院费用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  超声内镜下引流对于治疗PFCs有较高的初始治疗成功,并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干预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经皮置管引流。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HMGB1)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非组蛋白大量的存在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最早是由Goodwin从牛胸腺提取并分离,由于其
目的:评估SBRT治疗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一代TKIs治疗后寡残余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搜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一代EGFR-TKIs治疗后寡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