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旋电子学应用的(Co,Fe)2基Heusler合金的设计与优化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eusler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组成可分为:半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1:1:1)、全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2:1:1)以及四元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1:1:1:1),分别为A2、L21以及LiMgPdSn型结构。Heusler合金是一类特殊的材料并具有多功能性的应用,如半金属特性、高温铁磁性、形状记忆效应、拓扑绝缘体以及在能源和磁热方面的应用。Heusler合金因其丰富多样的物理性质而被广泛的研究,例如大的磁性、高的自旋极化和居里温度等,其具有的巨磁阻效应(GMR)和在磁隧道结(MTJ)中的应用前景也引起了自旋电子工业界的广泛兴趣。随着Heusler合金新的性质及大量潜在的应用潜力的不断涌现,基于电子能带结构的计算,发现了一类新型的Heusler合金:即拓扑绝缘体。为了将Heusler合金应用于自旋电子器件中,Heusler合金的半金属特性及其高自旋极化特性需要保持在相应的薄膜中。本文正是通过理论计算(DFT)结合实验观察,对新型Heusler合金设计及性能预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Co,Fe)2基新型Heusler合金的设计及其半金属行为、薄膜Heusler合金表面性能的预测、过渡元素及sp元素掺杂对Heusler合金性能的影响等。材料科学是建立在获取与材料本质有关的工艺-结构-性能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学科。目前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型进行新型材料设计是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加速材料关键设计创新提供了一个准确、高效的研究材料性质的方法,因此。利用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实验方法,DFT理论可以预测多种固体的性质,例如晶格参数、电子结构、磁矩、内聚能等。为了采用DFT模型设计新材料,首先需要确定一些参数。通过设置K点、截止能量等关键参数对磁性组态和非磁性组态的结构进行收敛性测试。在模型的构建上,选择具有不同Wyckoff位置的三种结构类型,然后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铁磁态(Co,Fe)2基Heusler合金最小总能量和晶格参数,并通过拟合Brich-Murnaghan状态方程得到相应结构最小总能量和晶格参数的最优性质。半金属铁磁体多以薄膜或者多层级材料的形式应用于自旋电子技术产业。由于在费米面下存在表面态,体材的半金属性可能在表面和界面处被破坏。本研究的重点是研究薄膜Heusler合金中100%自旋极化的半金属行为。由于所有原子存在巨大的t2g-eg分裂,其表面状态延生并收敛到费米面以下的3d占据态,从而打开了次自旋态的能能隙。表面原子配位数的减少可能产生各种表面效应。由于相邻原子数量的减少从而导致晶体场减弱,同时增强了表面原子的交互作用。表面处表面态的出现是由表面对称性破缺造成的成键-反键劈裂的减少引起的。此外,采用广义梯度近似泛函研究了过渡元素和主族元素掺杂对(Co,Fe)2基Heusler合金的影响。为了处理过渡元素的强相关电子,使用Hubbard+U技术。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元素掺杂对全Heusler合金和四元Heusler合金的半金属性、磁性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有的掺杂材料都有100%自旋极化的半金属行为,磁性行为遵循Slater-Pauling规则。在力学性能上,所研究的合金都是机械稳定的,并且具有各向异性。因此,这些掺杂的材料在自旋器件上具有较好的前景。本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的GGA-PBE泛函研究了(Co,Fe)2基Heusler合金的物理性质。为了正确的预测Heusler合金的半金属带隙,我们采用了广义梯度近似加Hubbard+U的方法。首次系统的研究了CoFeZrZ(Z=Ge,Sb Si)和CoFeHfGe合金的物理性质。同时,还研究了CoFeHfGe合金(100)、(001)终端面和Fe2Mn P合金的(111)终端面,以及Co2Sc Sb合金(100)、(111)终端面的表面性质。对CoFeZrGe Heusler合金进行了实验制备并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过渡金属元素和主族元素掺杂对(Co,Fe)2基Heusler合金的影响来获得材料的半金属和磁性性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钴基四元Heusler合金的相稳定性、自旋偏振电子结构、磁性、机械和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晶格参数与现有理论值吻合良好。CoFeZrGe、CoFeZrSb、CoFeZrSi和CoFeHfGe合金在平衡晶格参数处具有100%的自旋极化特性,其GGA计算的带隙为0.43 eV、0.70 eV、0.59eV和0.37eV,而GGA+U参数修正后计算得到带隙分别为0.86 eV、1.04 eV、1.08 eV和0.81 eV。在CoFeZrZ和CoFeHfGe合金中,过渡元素Co、Fe、Zr和Hf的3d和4d电子的库仑相互作用对电子结构有显著影响。计算得到CoFeZrZ(Z=Ge、Sb和Si)和CoFeHfGe合金的的总磁矩分别为1.01μB/f.u.、2μB/f.u.、1μB/f.u.和1μB/f.u.,该值能与直接将电子特性与磁性能关联的Slater-Pauling规则(SP)很好的匹配。过渡金属元素Fe和Co对CoFeZrZ和CoFeHfGe总磁矩做了主要贡献,而Ge、Sb和Si等sp元素对总磁矩的贡献较小。基于GGA和GGA+U的计算,预测CoFeZrZ和CoFeHfGe合金的总磁矩和原子磁矩是稳定的。计算了CoFeZrZ和CoFeHfGe合金的弹性常数,结果表明合金是机械稳定的并具有延展性。材料的硬度顺序为CoFeZrSi>CoFeZrSb>CoFeHfGe>CoFeZrGe。研究表明材料的各向异性高于统一体,因此材料性质弹性性质为各向异性的。另外,本文也成功的研究了钴基四元Heusler合金的德拜温度和热容。半金属性和自旋极化是自旋相关器件的关键性能,因此Heusler合金是自旋电子器件的优良候选材料。在自旋电子器件中应用Heusler合金,需要使材料表面保持半金属特性的同时,具有100%的自选极化。因此,本文研究了(Co,Fe)2基Heusler合金表面结构的半金属性和磁学性质。计算了CoFeHfGe合金(100)、(001)表面,Fe2Mn P合金(111)表面模型和Co2Sc Sb合金(100)、(111)表面的原子弛豫行为以及(100)、(001)晶面取向CoFeHfGe合金的表面能。对于CoFeHfGe合金的(100)和(001)面二维模型,研究表明其半金属性被破坏,而Hf Ge(100)-二维平板的自旋极化为90.72%。幸运的是,半金属性仍然存在于Fe2Mn P Heusler合金P(111)二维平板模型和Co2Sc Sb合金的Sc Sb(100),Sc(111)二维平板表面模型中,可应用于巨磁阻(GMR)和磁阻随机存取存储(MRAM)器件。尽管如此,Fe(111)、Mn(111)、Co Co(100)、Co(111)和Sb(111)表面的半金属特性因费米能级上表面态的占据而遭到破坏。本文还观察到Co Fe(100)、Co Fe(001)、Fe(111)和Mn(111)二维平板的表面存在清晰的表面重构,而P(111)二维平板由于其费米能级上的原子分波态密度(APDOS)的占据而呈现巨大的表面重构。Co Fe(100)板的原子磁矩随着二维平板的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Hf Ge(100)二维平板模型中L1、L4和L9层的原子磁矩与Co Fe HFGe体模型结构中相应原子的原子磁矩吻合良好。各层中Hf原子表现出的铁磁性行为与相应的体模型中原子一致。经计算的Fe(111)、Mn(111)和P(111)二维平板模型的表面磁矩与体模型计算值极为接近,表明GGA泛函对研究表面磁性是可靠的。由于P原子中缺乏d轨道电子态,因此所有以P原子为终端的二维模型的原子磁矩都可以忽略不计。本文同时也研究了Co2Sc Sb合金的(100)、(111)表面的原子磁性,研究表明,五个表面S9层的原子磁矩与对应体材料的原子磁矩几乎一致。最后,在Co2V1-xZrxGa和CoFeZrSi1-xGex(x=0.00、0.25、0.50、0.75、1.00)中掺杂过渡元素和sp元素。研究发现,所考查的合金呈现出半金属特性,且在自旋向下通道中表现出100%的自旋极化。计算表明,Co2V1-xZrxGa合金能隙随着x的成分的增加而增大,而CoFeZrSi1-xGex合金能隙随x组分增大而减小。总磁矩随着Co2V1-xZrxGa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与Slater-Pauling规则一致。计算得到CoFeZrSi1-xGex的磁矩分别为0.99、1.06、1.02、1.00和1.01μB/f.u.。对材料的弹性模量、体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各向异性和B/G值进行了预测和讨论。弹性模量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是机械稳定的且具有延展性。材料的各向异性在材料科学中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它是造成材料微裂纹的潜在原因之一。以上研究的材料体系均具有各向异性特征。另外,采用复合介电函数对CoFeZrSi1-xGex化合物的介电函数、光学电导率、反射率和吸收系数进行了预测。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上述所有研究的材料体系,观察到的半金属行为,包括100%自旋极化和大的磁矩,均符合斯内特-泡利规则。通过对能态密度和原子磁矩的深度分析表明,过渡金属元素的3d轨道贡献了全Heusler合金和四元Heusler合金中的磁矩。并研究了各体系合金表面的半金属行为。对材料力学和机械性能的研究证明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本文关于Heusler合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相应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设计基于Heusler合金的电子器件,并应用于自旋电子器件中。
其他文献
凝聚态物质中拓扑缺陷由于其本身的奇异特性和在相变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在不同类型的凝聚态物质中,铁性材料体系(铁电、铁磁和多铁体材料)因存在可翻转的序参量(自发极化或磁化)且能形成畴结构,是形成拓扑缺陷的理想体系。在铁性材料中,涡畴结构和斯格明子结构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两类拓扑缺陷。在纳米尺度下,涡畴和斯格明子稳定存在且具有不同于其他畴区域的独特性质,如铁磁涡畴结构的极性和旋性,这是未
轻质夹芯结构一般由高刚度、高强度的薄面板和中间轻质且较厚的芯子构成,因其具有低密度、高刚度、高强度等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军事等领域。点阵夹芯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质夹芯结构,与传统的蜂窝、泡沫、波纹板等轻质夹芯结构相比,具有更高的比刚度与比强度。另外,点阵结构由于其内部区域的贯通性,在多功能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对点阵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分支,它所研究的最优化问题普遍存在于工程设计,资源分配,生产计划安排等实际应用领域。随着最优化理论的发展,关于可用于求解定义在黎曼流形上的优化问题的最优化方法及其收敛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的必要性在于,许多实际应用领域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归结为定义在线性空间上的优化问题,而需要在黎曼流形的结构下进行定义和研究。近些年来,关于黎曼流形上的带有次梯度的最优化方
三维编织炭化型热防护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很好地抵抗复杂多向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能力、防/隔热效率高和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在航天飞行器烧蚀型热防护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不同的温度和炭化程度条件下,三维编织炭化型热防护材料表现不同的力学及热物理性能,时变的温度及炭化程度对应时变的材料性能,从而材料表现复杂的传热及高温力学响应。在烧蚀条件下,三维编织炭化型热防护材料内部组分材料(纤维和基体)性能差异
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较高的断裂韧性、优异的冲击损伤容限以及易成型和可循环利用而成为大型客机次承力构件的首选材料,其耐热性的优势使得其常被用于某些具有特殊温度需求的零部件之上(如发动机面板),但此时热塑性复合材料势必会承受温度和机械载荷的耦合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其结构评价和失效分析的复杂性。虽然目前针对高温环境下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已经开展了部分工作,但受相关理论发展不
弛豫铁电单晶铌镁酸铅-钛酸铅(PMN-PT)因其优异的压电和机电性能,被誉为压电材料领域“数十年来一次激动人心的突破”。目前,PMN-PT弛豫铁电单晶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其宏观机电性能和微观铁电畴结构的研究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将两者综合起来的研究还比较少。材料的宏观性能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单晶铁电畴结构的微小畸变可以带来的宏观性能的明显改变,组分相同的PMN-PT晶体
镁及镁合金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但镁活泼的化学性质使其在复杂的体液环境中极易降解。为降低镁的降解速率并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本文采用阴极电沉积的方法在纯镁表面构建钙磷生物涂层。为加强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以及为涂层的形核提供更多位置,涂覆前在镁表面采取不同方式的预处理。在电沉积过程中通过控制制备参数调控基体表面状态及基体与电解液界面间的化学环境,深入研究纯镁表面状态、沉积温度与
Ni-Mn-Ga合金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但其多晶脆性严重制约了合金薄膜形状记忆效应和阻尼性能的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Gd合金化和晶化退火获得了塑性改善的细晶Ni-Mn-Ga-Gd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薄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透射电镜、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系统研究了Ni-Mn-Ga-Gd合金薄膜的组织结构,相变行为,形状记忆效应和阻尼行为,重点考察了晶粒尺寸对马氏体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间断有限元方法的最优误差估计性质。其中研究的方程为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的双曲守恒律方程和线性Korteweg-de Vries方程。本文中所研究的间断有限元方法是一类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高精度数值算法,其优点在于对光滑解问题所得的数值解能以任意高阶逼近真解,同时对于间断解问题所得的数值解能够准确且清晰地捕捉真解的间断。因其优秀性质,间断有限元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探究复杂系统的内在动力学行为有两种典型方案——时间序列和复杂网络,它们在各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趋完善,不少经典的统计量被用于刻画复杂系统的特征。但是,两种范式截然不同的分析视角使得在单一范式下分析和表征复杂系统难以得出全面的结论,这两种范式之间的转换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如此,目前提出的转换方法仍都缺少等价性方面的理论依据,两范式之间的转换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表征系统的内在特性还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