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精神生产,它能够以独特的形式、形象、意境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人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主要形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关于文艺育德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是我们党文艺育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思想理论的光芒。回顾历史、立足文本,研究邓小平关于文艺育德思想究竟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落地以及有什么样价值等问题,对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四个章节展开:第一章分析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形成的基础及背景。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文艺育德的思想基础和坚实的文艺育德工作实践基础,同时又回答和回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文艺育德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在理论、实践和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文艺育德的思想。第二章探究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主要包括文艺育德的目标论、原则论、方法论和保障论等内容。目标论包括文艺育德旨在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原则论包括文艺育德要坚持“二为”方向的导向、坚持“双百”方针的要求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方法论体现为传递价值理念以启悟道德认知、映现审美取向以引导道德判断和塑造典型形象以引领道德行为;保障论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各部门有效合作,加强文艺工作队伍建设。第三章考察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的实践进路。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的实践,从党的科学领导角度看,主要是正确认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把握调节文艺界的思想气候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有序管理;从统筹各方力量角度看,主要是教育方面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市场方面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法制方面完善文化法制建设;从推动文艺工作革新角度看,主要是调整党的文艺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文艺道德规范。第四章阐释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的价值。在理论价值上,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思想的理论成果、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育德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价值上,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为新时期文艺育德工作提供指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提供助力以及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快速高效地学习、组合和分析大量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机器学习的效率。如今它作为新兴科技之一,所具有的智能化、便捷化等特点使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教育行业,人工神经网络的使用更是占据很重的比例。然而,传统的专供集成电路、图形及中央处理单元等电子体系结构,在实现神经网络时均存在能耗大、时间长以及效率低等问题。同样,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实现高计算速度、高计
增强现实、在线游戏以及自动驾驶等创新型移动服务的蓬勃发展,促使需要以较低时延访问计算资源以保证用户体验,而现有的集中式云系统由于其固有的传播时延而无法完全满足这些应用的低时延需求。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通过将计算、存储以及服务等功能下沉到邻近终端用户的网络边缘侧,使得应用程序的执行更为靠近用户,从而有效减轻传输时延。其作为新兴且有前景的计算
1950年初,革命秩序初步建立的川东地区,亟待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乡村社会改造运动,来实现川东地区乡村社会的深刻变革,在破与立两个方面,废除旧的乡村权力结构,建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体系,进而达到对川东地区乡村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重建。很显然,解放之初川东地区大规模的乡村社会改造,必然是一次全方位的对旧乡村社会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样态的解构,其深度与广度都是空前的。但对中共新政权而言,要在有限
学位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百科全书,同时还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是在十九世纪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日益激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它全面回击了杜林的挑战,清除了杜林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挽救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团结与统一,坚定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不仅批驳了杜林的错误思想,更是对唯物史观道德思想进行了一次系统和深入地思考,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恩格斯道德思想在马克
文学时间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主体情感重塑客观物理时间的可能,折断时间之矢是诗力的文本具象化。在李元胜近四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时间是其创作最深刻的动机和最主要的话题之一,而目前缺乏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李元胜诗歌的成果,研究文章多选取单部作品集、代表作为原料,呈现出零散化、片面化的特点,缺乏整一性的把握,深入结合文本分析时间意识的成果更是付之阙如。因此,本文试图从“时间”这一重要且具有贯穿性的主题出发,意
为了农村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出台了多项有关“三农”的政策文件,而农民负担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如果农民承担的负担过多,既会影响到他们的民主权利,也会对其参与生产活动产生消极影响,甚至破坏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导致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农村地区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的全局。农业农村部一级巡视员戴军指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被社会大众认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水电煤气供应等信息正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公共服务内容,我国各级政府作为这些庞大信息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更是通过推动信息共享发展来提高跨部门间的办事效率。各级政府在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能否将这些信息资源共享及实现协同直接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本文主要针对M市政府部门信
1927年4月至今,中央监察委员会已成立90余年。在中国纪检监察工作一直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开始建立干部廉政档案,但一直以来,干部廉政档案始终未被重视。直到2018年12月28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其中第三章监督检查一章的第十七条中,对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详细列举了应包含的内容。然而,这看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趣,在当代西方的社会背景之下为人类解放另辟蹊径是拉克劳解放思想的主要目标。拉克劳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以其早期的著作为理论铺垫,最终集中呈现在《解放》(Emancipation(s))一书中。拉克劳不仅重新反思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还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主体、方式以及目标作了独特的分析。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拉克劳的解放思想:第一章主要论述拉克劳解放思想提出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