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的帧间预测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多媒体通信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应用在无线移动环境下的多媒体业务也成为第三代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核心。视频编码作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对于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线信道下的信道广义率失真模型研究”(No.:60372067)、华为高校合作项目——“AVS视频标准提案技术研究”以及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无线多媒体通信的联合功率率失真模型研究”(No.:20045006071-18)的联合资助下,对基于内容的帧间预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参与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 Work group of China)工作组,进行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近几年,针对在无线移动视频传输应用中所面临的较大处理能力需求与有限能量供给之间的矛盾,如何达到编码效率和复杂度两者之间的平衡成为了视频编码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帧间预测是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对编码效率和复杂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帧间预测作为切入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好途径。本文在对典型视频序列做了大量的实验统计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帧间预测技术中可利用的相关性和视频内容特点,对运动矢量的预测和子像素的搜索策略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编码效率,并有效降低了视频编码的复杂度。在运动矢量预测部分,本文针对传统预测方法中只利用空域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时空域联合预测方法,通过判断相邻块运动矢量的相似程度来确定预测的运动矢量从空域相邻块或时域对应块中获得。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空域方法相比,在基本不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预测的运动矢量更加准确,编码效率更高。在子像素的搜索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最佳搜索点位置的概率分布特性,利用前一帧和已搜索得到的子像素位置的信息,来选择需要搜索的子像素点。实验证明,本文的算法与传统的全搜索方法相比,在保持编码效率的同时,平均搜索点数减少了70%以上,编码器的复杂度显著降低。另外,针对IPTV和视频监控等业务的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基于独立平台的AVS-P2解码器(AVS-P2 Golden C Decoder),以宏块为单位完成解码过程。相对于帧级解码器,AVS-P2 Golden C解码器有效地降低了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有利于宏块级的并行操作,为实现面向特定应用平台(例如DSP)的嵌入式解码器打下了基础。本文通过利用视频序列图像的相关性和内容特点,对帧间预测算法进行了改进,达到了编码效率和复杂度之间良好的折中。对于解决移动视频应用中的瓶颈,为其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实用解决方案。基于独立平台的AVS-P2解码器在AVS的产业化道路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现代远程教学系统是现代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多采用实时交互方式,教师与学生在不同的空间自由的进行交流。两者间的
近年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无线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促进了用于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即将应用于各
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产生了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网络技术的一个分支,无线局域网技术对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类视频业务层出不穷,因而对视频质量进行准确、实时的评估显得日益重要。数字视频质量评估对于视频处理、压缩和视频通信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