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种文化特征上看中原文化何长盛不衰的内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文化特点,把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归类为巫文化;把以中原文化代表的文化归类为食文化。随后对不同类型的文化进行分析,论证巫文化的不合理性、食文化的合理性,从而找出不同类型的文化兴衰的内在原因。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发现了较多的与祭祀相关的遗存,在中国史前诸新石器文化中是比较突出的,既有红山文化特有的女神庙、积石冢,也有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中都存在的祭坛,这些遗迹说明红山人和良渚人当时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祭祀活动的,为这两种史前文化深深打上了“巫”的烙印。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玉人及各种动物形玉器、良渚文化的琮、璧、神徽等清楚的显示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的主要功用不是用来作为装饰,而是祭祀活动所用的法器,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其文化的“巫”性。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玉器的作用主要作为祭祀用器,墓葬大量出现这些玉器,几乎没见陶器或少见陶器,暗示了祭祀在红山人和良渚人社会生活中处于最高地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在中原地区陶器以及青铜时代出现的青铜礼器一直被作为最重要的随葬器物。礼器的出现,并不能代表中原文化祭祀活动的增多,相反,绝大多的青铜礼器的器类皆为食器,把食器当作最重要的祭礼器物,本身就说明了中原文化对食的重视。中原玉器从开始的礼器,经过三代的演化,到了西周末期,已经主要成为了装饰用品,逐渐丧失了最初的祭祀功能。晚商时期的频繁的祭祀活动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进入西周时期,祭祀活动就大为减少,人殉、人祭行为从西周早期到晚期渐渐废除,占卜也不象晚商那样频繁,发现的西周甲骨的数量远少于晚商时期。中原文化的“巫”性可以说在晚商昙花一现,最终没有发展起来。持续的祭祀活动,给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带来了灭顶之灾。无论它们的后续文化是否是前者发展而来,作为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特征比如庙、坛、冢、琮、璧、神徽等都已经在各自的后续文化中消失或很少存在,因而就文化本身来说,它们已经消亡。虽然在后来的有些地区的文化中还零星发现一些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因素,但这些因素构不成相应文化的典型或代表性特征,或者由于在文化因素上没有承袭关系,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所代表的一种“巫”性文化结束了自己的历史过程,而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食”性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其他文献
<正>对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的治疗,目前多主张采用单针或双针交叉穿越关节的固定.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固定方法不够牢固,术后常发生针滑移,关节分离再脱位.1988~1993年我
在中国信息化的进程中,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农业服务,达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现阶段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立法规定有待完善;行政查处力度有待加强;权利人通过诉讼途径维权的成本较高;权利人自力救济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等
高等教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是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论文主要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归结为国家和政府部门、社会、高校、教师、家
1989年国际篮球联合会通过“关于篮球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决议”。这样职业运动员就可以合法地参加各种国际篮球比赛,职业运动员的加入推进世界篮球水平的提高。职业篮球
<正>近30年来,由于医学基础研究的进步,抗生素及抗生素载体置入物的研究,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及工业的发展,开放性损伤所造成
张晓风是一位虔诚的基督信徒,其充满诗性与神性的文字在当代中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她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尤以散文写作享誉海内外,早在1977年就被台湾评论界
期刊
本文报告17例临床判断脑死亡病人的脑诱发电位改变,全部病例的 VEP、16例 SEP 和14例 BAEP的测试结果与临床判断一致,3例 BAEP 测试结果I 波,V 波存在,其中包括1例 SEP 测试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进攻和防守的矛盾愈加突显,这个矛盾更激烈地体现在扣与拦上,网上成为各队争夺的焦点。拦网的发展和队员高大化、身体素质的增强,使拦死球和拦回球数量日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服用补阳还五汤煎剂30天,临床总效率达86.7%,其中愈显率占46.7%;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果表明,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