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和公司的多元化经营、股权结构一样,作为公司的特征性质,会对公司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现阶段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力度较大,并且13%的上市公司高管具有政府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对高管的政治关系对公司的影响研究很有现实意义。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就构成了战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重要方面。我国对于民营企业的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力度还不够理想,并且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种状态下,政治关系作为一种能够替代法律、法规的非正式制度,能够促进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寻求政治身份会成为比较合理、普遍的行为方式。学者们分别从融资、税收等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系在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企业带来了便利,还有学者研究了政治关系对企业的财务决策活动的影响。本文从企业融资、公司价值的角度,将2006年-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最终控制人为个人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民企的政治身份对企业债务融资、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政治关系对企业融资等方面带来的便利,其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政治关系对企业债务融资、企业价值等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现有制度背景,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论文共分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论述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第二、三、四章为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为文献回顾。本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政治关系的定义,对融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做出了简要概述。接下来分析了现阶段企业的政治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并阐述了以往文献中涉及到的政治关系对于企业的作用,并且详细描述了以往文献中所研究的政治关系对企业的正、负面的影响,然后,论文进一步将政治关系对于企业融资方面的影响细分为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和获得政府补助三个方面。在政治关系对于公司价值的研究综述中,论文主要从事件分析的角度来分析了政治关系是如何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的。最后论文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短的评述。第三章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本章首先对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存在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回顾,并且对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描述。接下来对政治关系影响企业的理论基础----寻租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寻租理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拥有政治关系会使得公司在“寻租”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并且寻租的成本低,因此拥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寻租的动机更加强烈。在对论文依据的理论进行分析之后,论文界定了本文所选用的政治关系的定义,并且说明了样本选取情况,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假设。第四章是研究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在政治关系视角下考虑民营上市公司融资的影响因素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且基于公司价值模型,探讨了高管的专业经营能力与民营企业政治关系之间的相关性。虽然很多学者都对政治关系对企业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但是对于高管的专业经营能力,研究文献很少涉及。因此,笔者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论文将2006年-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最终控制人为个人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提出了本文采用的三个模型,分别是企业融资模型,企业价值模型以及考察高管专业经营能力的企业成长能力模型,并且说明了模型中运用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第五章为实证分析。本文采用了年度截面数据,对第四章中所提到的公司融资模型、公司价值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得出政治关系对民营上市公司融资的影响。在分析公司价值模型时,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政治关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本章从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专业经营能力方面对公司的成长性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进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如下结论:(1)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已相当普遍。(2)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融资规模均值高于无此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另外,对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1)政治关系显著影响民营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融资。(2)民营上市公司融资主要受企业规模、公司盈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的影响,且在1%水平上显著。(3)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系与用TobinQ值反映的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系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4)在公司价值模型中,得到企业的成长性与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虽为正相关,但并不显著,由此引发了作者的另一个思考,即是否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系对企业的增长性存在负面影响呢?基于此,论文最后分析了实际控制人的专业经营能力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系对企业的成长性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即政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专业经营能力,虽然这一负面影响并不显著,但该研究结论对之前的两者不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突破。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以及贡献、不足之处。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系会对民营上市公司银行贷款融资带来正面的积极作用。(2)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主要受企业规模、资产强度和成长性、实际控制人的持股比例等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虽然也会对其带来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显著。(3)在进一步分析的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系强度对银行贷款等的影响中得出了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系的强度与企业融资有负相关关系。(4)在对公司价值与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对公司价值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将民企实际控制人的专业经营能力加入到模型之后,笔者发现,虽然实际控制人的专业经营能力与公司成长性之间显著性不强,但是两者呈现出了负相关。基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结论,笔者提出一些建议:(1)民营上市公司虽然可以通过政治关系这一非正式替代机制来保护自己和获得融资的便利性,但是,如果将过多的精力投入于搭建政治关系之中而忽视了公司的运营,那将不利于公司的成长和发展。(2)建立政治关系成本过高时,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来解决企业融资的问题。(3)企业应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上,并且企业可以通过做公益活动或者为百姓谋福利等方式来提高其知名度,同样也可以受到政府和银行的重视,此种方式也会对企业的债务融资带来便利。作为政府也应当从以下方面完善制度,为民营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1)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的交流平台体系,增加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加强对国有银行信贷资金分配的监督和管理。(2)完善法律法规,减少权钱交易、腐败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发生,使民营企业拥有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企业生存环境,这也是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氛围。(3)政府应当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帮助民营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论文主要有以下两点贡献。首先,以往的文献在研究政治关系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影响时,主要研究了政治关系对民企融资的影响,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方面,较少有文献做详细的分析。本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展开了深入分析,并且在研究了政治关系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公司价值等方面的影响之后,又考察了实际控制人的专业经营能力这一因素对公司的成长能力的影响,得到了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专业经营能力低于没有政治关系的实际控制人的能力这一重要结论。其次,通过分析以往文献,笔者发现大多数文献中对于政治关系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影响的实证分析,虽然结论都有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强。本文通过对多种政治关系的数据进行验证,对政治关系的定义进行了相应调整,最终选定了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系作为民企政治关系,通过对2006-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得到了显著的结论。这是本文在对政治关系定义方面的创新,并且得出了以往大量文献中没有得到的政治关系对民营上市公司影响显著的结论。这是文章的第二个主要贡献。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文也有诸多不足之处:(1)本文对于企业政治关系数据的搜集主要是通过查看企业的年报、招股说明书、百度搜索等方式,会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一定影响。(2)由于各个地区市场化程度不一致,政治关系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但是由于数据收集较为复杂,在本文的研究当中没有深入考察地区的差异性对政治关系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