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口芦苇湿地生态环境修复遥感监测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口芦苇湿地是亚洲第一大河口芦苇湿地,2012年开始进行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后,湿地地物类型空间变化明显。本文基于无人机影像数据和不同时相的资源三号、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资料,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和目视解译相结合,充分利用地物特征提取典型湿地治理区的地物信息。以2012年为治理前的本底值,结合GIS空间分析,对比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湿地地物类型分布情况,得出研究区每一阶段的湿地地物时空变化,定量评价辽河口芦苇湿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1)根据湿地主要植被芦苇的物候性,通过植被季相特征的野外观测、不同季相的无人机影像数据目视解译提取的难易程度,以及卫星影像光谱信息和分类精度验证等几方面证明,得出秋季是芦苇湿地修复监测的最佳季相。(2)研究区总体修复结果显示,2012-2016年期间,辽河口芦苇湿地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湿地最重要的建群物种芦苇的自稳定性始终在85%以上,较2012年本底值总体面积增加了281.01hm2;湿地主要杂草蒲草生长范围不断缩小,总体面积减少了1108.01hm2;两者共生区域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总体面积减少150.43hm2;由于引灌海水治理杂草,水体及水体中生长稀疏植被不易区分的部分逐年增加,总体分别增长了265.25 hm2、388.31hm2。(3)研究区动态变化转移结果显示:2012-2014年期间是治理初期,芦苇面积略有增加,蒲草主要转化为芦蒲共生和芦苇生长区,面积减少了384.76 hm2;2014-2015年,芦苇面积大幅度增长,其中蒲草和芦蒲共生转化为芦苇的面积有324.44hm2,且蒲草长势逐渐变差,枯死蒲草面积已达175.72 hm2;2015-2016年,湿地斑块化情况明显得到改善,蒲草面积仅剩2015年的11.1%,芦蒲共生也大面积转化为芦苇,是治理后期典型效果的体现。
其他文献
妇科肿瘤正严重威胁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女性的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妇科肿瘤患者约占女性肿瘤患者的1/6,其中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在市、旗(县、区)两级共设置各类执法机构208个,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行政执法人员3500多人,另有其他辅助执法人员1200多人。这些机构和人员
<正>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商品名为施捷因,化学式:C73H131-N3O31,分子量1546.9。 1.药理作用 神经节苷脂(Ganliosides)是含唾液酸
某制药企业夹套储罐下部标准椭圆封头运行6个月后,产生了穿透裂纹。本工作对此裂纹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该失效形式为应力腐蚀失效,其产生原因为塑性变形、氧浓差电池的形
介绍了砂过滤的工作原理和过滤机理,建立了一套砂过滤模拟实验装置.通过多次实验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椐,对过滤器在过滤运行时的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特别是针对降速过滤、混凝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传统方法、新理念相融合,能克服以往古诗教学的局限,实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从教学形式到教学过程的创新,从而使基于网络环境的古诗教学成为可
主要分析了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的应用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提高装置工艺的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中存在原催化剂氮气升温管线流量不足、精脱硫工艺系统和合
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36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3个层面对我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分布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
为解决国内轴瓦壁厚检测与分选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检测速度慢、精度差的问题,研制了一套轴瓦壁厚在线检测与分选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系统软件、机械平台三部分组成,控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同凝血与纤溶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1例SLE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的凝血与纤溶障碍指标和临床表现、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