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KE 11的中小河流水环境治理方案模拟及效果评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小河流水环境治理项目存在治理方案与河流污染现状不匹配的问题,不仅无法保证治理效果,且易导致投资浪费。水质模型是水体中各类物质演变过程的数学描述,可用于治理方案效能的预测,其中MIKE 11模型具有功能全面、操作便捷的优势,在流域治理中应用广泛。运用水质模型对河流水环境治理方案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模拟与评估可有效解决治理方案与河流污染现状不匹配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首先,论文以长江三级支流A河为例,基于MIKE 11构建河流的水质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流量、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NH3-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进行率定验证,模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3.91%~12.02%范围内,构建的水质模型可良好反映A河的水动力与水质条件。其次,为掌握A河水环境现状,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A河水质进行了评价,在收集资料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内源污染三个方面分析了入河污染负荷的来源与贡献度。此外,还借助已构建的水质模型,以模型试错法对A河的动态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A河现状为劣Ⅴ类水体,NH3-N与TP严重超标,河道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污水处理厂出水与生活污水直排,而河道底泥释放的污染负荷相对较轻。模型模拟结果发现,A河的水环境容量年内分配极为不均,丰枯水期差异明显,上游的入河污染总量超出水环境容量,该情况在枯水期更为突出。经计算,需削减COD、NH3-N和TP的入河量分别为7.14 t/a、2.38 t/a和0.48 t/a以满足水环境容量要求。因此,为解决现状水环境问题,提出点源截污、面源控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与生态补水四项措施。最终,为研究各治理措施的水质改善效能,运用MIKE 11模型对治理效果进行模拟预测,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水环境治理方案效果评估体系。结果表明,生态补水对河流的水质改善效果最好;其次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与点源截污措施,两者效能相当;面源控制措施效能最低,但可有效保障河流汛期水质安全。经模拟验证,综合治理方案可有效改善A河水环境状况,使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本研究基于MIKE 11水质模型对中小河流水环境治理方案效果进行模拟与评估,可为类似水环境治理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与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目的 本文通过对DIP实施后广东省病案编码人员发展现状调查和分析,探索加强病案编码队伍建设的路径。方法 通过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获取2018年和2020年度广东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病案管理专业调查数据。纳入本次研究的医疗机构共196家,提取并分析病案编码人员数量、结构、工作负荷等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 2020年样本机构平均编码人员数3.96人,与2018年相比增长39.93%;2020年编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与防控是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热点研究之一,且在保障流域水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河套灌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其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直接关系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采样实测分析了河套灌区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物时空分布现状特征,构建了河套灌区SWAT模型,基于率定后的SWAT模型模拟分析了河套灌区面源污染物TN和TP输出
郑州市DIP支付方式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在分析大数据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成本管理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实际应用,研究成本管理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整体框架及实施路径,探讨DIP付费模式下医院成本管理的价值赋能,为医院管理者探索智能成本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蠡湖是太湖伸入内陆所形成的一个典型浅水城市湖泊,作为无锡市的重要景观湖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蠡湖一度成为太湖流域富营养化最为严重的湖泊之一。经过近年来无锡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生态综合整治措施后,蠡湖富营养化程度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但水体透明度和悬浮物浓度等感官指标没有显著变化。为提高蠡湖水体透明度,拟建水质净化工程将太湖水处理后再对蠡湖进行生态补水。本文利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
湖泊量质因子时空分布及污染物模拟与归因分析对于富营养化咸水湖泊水环境治理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5~2021年岱海连续水量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克里格法探究溶解氧(DO)、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水量(V)等时空分布特征,应用WASP水质模型进行污染物模拟与验证,定量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岱海水环境的影响,揭示污染物时空分布规律,识别水环境主要影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逻辑三个方面对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目前在内涵研究、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报纸
为解决锂离子筛在吸附-脱附过程中的粉体易流失、操作不易等问题,本文以聚氯乙烯(PVC)为黏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对锂离子筛前驱体Li2TiO3进行造粒成型,并用聚乙二醇(PEG)作为造孔剂,用醋酸纤维素(CA)作为亲水性物质对离子筛前驱体微球进行改性,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离子筛前驱体微球进行形貌分析。成型后的离子筛前驱体微球经过酸洗处理后,制备多孔-亲水性H2TiO3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