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根据已有的蛋白质营养研究成果,针对奶牛日粮中优质蛋白饲料以粉状供给的饲养模式,以围产期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开展蛋白饲料制粒的适用性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饲料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蛋白颗粒料原料及其适用效果评价(试验一);蛋白颗粒料生产工艺及其颗粒在水中稳定性及瘤胃降解率评价(试验二);蛋白饲料制粒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乳质指标的影响(试验三)。
试验一、蛋白颗粒料原料及其适用效果评价。针对蛋白饲料制粒工艺需补加油脂的要求,开展亚麻籽油、豆油或全脂膨化大豆制粒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组成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补充不同形式的植物油对奶牛的产奶量、乳组成以及脂肪酸(FA)组成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平均奶产量29.7 kg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按产奶日期、日泌乳量,分成4组,每组12头。日粮精粗比50∶50,配制成4种等氮日粮,分别补充0(对照组)、2%亚麻籽油(亚麻籽油组)、2%大豆油(大豆油组)和等同2%植物油的10%全脂膨化大豆油(全脂膨化大豆组),补充植物油各组日粮产奶净能浓度略高于对照组(1.6vs.1.5 Mcal/kg)。预饲期1周,试验期8周。试验期检测奶牛的奶产量,乳成分(脂肪、蛋白质和乳糖)组成。试验结束前,每组分别选取5头奶牛,由口腔经消化道插管活体提取瘤胃液,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实时荧光PCR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和主要纤维分解菌数量。结果表明:干物质采食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补充植物油日粮组奶牛的奶产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7.0、27.0和26.5 vs.25.4 kg/d),但校正乳(FCM)产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和体细胞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补充植物油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牛乳中的脂肪酸组成随着补给的油脂不同而变化。饲喂油脂后牛乳中短链脂肪酸(C8:0至C12:0)和中链脂肪酸(C14:0至C16:1)的比例下降,而长链脂肪酸(C>18:0)的比例上升,试验组的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CLA)相对于对照组奶牛增加了0.38%,FSO,SBO,和ESB组牛乳的CLA分别达到了0.79%,1.51%,和1.56%。饲用富含亚油酸(SBO和ESB)的各组较富含亚麻酸(FSO)的试验组的牛乳中含有更多的CLA。牛乳中反油脂酸和cis-9,trans-11CLA存在线性关系;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相似性指数无明显影响,各处理组的微生物DGGE图谱条带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日粮补充适宜水平的不同形式植物油可增加乳脂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同时降低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但对瘤胃微生物区系无显著影响。
试验二、蛋白颗粒料生产工艺及其颗粒在水中稳定性及瘤胃降解率评价。建立蛋白饲料制粒工艺,探讨蛋白饲料在瘤胃中的保护效率以及颗粒在水中稳定性,为蛋白颗粒料过瘤胃提供佐证。试验结果表明,蛋白颗粒料在水中的散失率为11.8%,稳定性良好,为蛋白颗粒料在瘤胃中保持较长的成形时间以及提高蛋白饲料过瘤胃率的可能性提供了参考依据;制粒极显著地降低了日粮干物质和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P<0.01),尤其是在前期,制粒效果更加明显,颗粒中的蛋白降解率P为36.4%(K=0.05),因此,蛋白颗粒料RDP为36.4%,RUP为63.6%。由此可见,该蛋白颗粒料的蛋白降解率低于常用蛋白饲料,有利于奶牛对蛋白饲料的利用率。为蛋白颗粒料在瘤胃中保持较长的成形时间以及提高蛋白饲料过瘤胃率的可能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试验三、蛋白饲料制粒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乳质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的围产期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56头,按照胎次、上胎产奶量、预产期相近原则,随机配对分组为4组,分别饲喂粉状蛋白饲料(对照组)、蛋白制粒饲料(PEL组)、补充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颗粒料(PAA组)以及补充复合维生素的颗粒料(PAL组)。结果表明,添加氨基酸的PAA组和PAL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蛋白含量有增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1);用颗粒化饲料替代蛋白粉料对乳脂肪率、总固形物、体细胞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氨基酸后奶牛乳糖率显著提高(P<0.05)。饲喂含有AA的颗粒料同对照和PEL组相比具有较高的氮转化率(乳N/饲料N),但各组间饲料效率(乳/DMI)差异不显著。饲喂含有AA和复合维生素的颗粒料同对照组相比,奶牛血液中NEFA和β-羟丁酸含量降低,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添加氨基酸及维生素的颗粒饲料部分替代蛋白粉料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有利于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
综上所述,日粮补充适宜水平的不同形式植物油可增加乳脂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同时降低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但对瘤胃微生物区系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中所用蛋白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良好;制粒显著降低了日粮干物质和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提高了饲料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在前期,制粒效果更加明显。饲料经颗粒化后能有效提高营养物质的过瘤胃率,增加氮的留存率,从而提高了饲料效率。用添加氨基酸及维生素的颗粒饲料部分替代蛋白粉料有利于改善奶牛脂肪及蛋白代谢,充分发挥了奶牛的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