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SLC26A4基因的分子诊断及变异解读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听力损失(Hearing Loss,HL)是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占各类残疾的33%,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认知和交流,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前庭导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是中国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中最为常见的内耳畸形,SLC26A4基因变异在中国耳聋人群中检出率居第二位,仅次于GJB2基因,SLC26A4基因变异造成的耳聋约占感音神经性耳聋的5%-19%,该基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LC26A4基因是目前发现与前庭导水管扩大有高度的关联性的唯一基因,以往研究中高达90%的患者可以通过检测SLC26A4基因得到诊断(检出纯合或复合杂合变异)。目的本研究期望基于多重PCR扩增和二代测序技术设计开发一种快速低成本高通量SLC26A4基因检测方法,通过对EVA患者的SLC26A4基因进行全序列、多手段深入细致的分析,期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获得遗传学上的诊断,并对检测到的变异进行解读,提供准确可靠的变异致病性评级结果;同时为患者及其家属们提供遗传咨询,减少二次伤害。方法1.针对SLC26A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区域设计多对特异性引物,经过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采用多重PCR扩增技术,对目的区域进行扩增;然后连接测序接头和特异Index序列,进行文库构建;质控合格的文库行高通量测序,最后进行遗传变异分析。2.募集EVA患者家系,使用本检测方法进行基因检测,采用自主搭建的分析流程进行SNP/Indel分析,检测筛选到的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并且对检测到的罕见变异根据ACMG指南进行变异解读。3.对于未诊断的(在SLC26A4基因中只检测到一个变异或未能检测到变异)EVA患者进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分析,然后采用长片段扩增结合Sanger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进行验证和断点确定。结果1.本检测方法对112个EVA家庭检测结果显示,共有95.54%(107/112)的家系在SLC26A4基因上检测到纯合或复合杂合变异获得诊断,另外5个家系未能诊断,包括4个(3.57%)携带单等位基因变异,1个(1.89%)没有检测到SLC26A4基因变异,检测结果经Sanger测序验证一致。本检测方法已经申请发明专利,目前已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2.从SLC26A4基因中检测出的变异中筛选了30种罕见变异,根据ACMG指南人工对这些变异进行了评级,其中26个变异评级为致病,4个变异评级为可能致病,与Clinvar数据库评级相比,20个变异评级从意义未明/可能致病/未收录变异升级为致病。3.对筛选入组的10个EVA未诊断家系进行了SLC26A4基因CNV分析,包括112家系中2个和后续研究筛选入组8个家系,在其中5个家系里检测到了CNV,其中1个家系中检测到SLC26A4基因Exons1-3的7666bp杂合缺失变异;2个家系检测到了SLC26A4基因Exons5-6的1845bp杂合缺失变异,1个家系检测到了纯合缺失变异;在1家系中检测到SLC26A4基因Exons9-10的4991bp杂合缺失变异。这三种CNV的形成机制可能是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NAHR)和复制叉停滞或模板转换机理(Fo STe S)。结论1.本研究基于多重PCR扩增和NGS成功设计了一种检测方法来鉴定EVA患者在SLC26A4基因中的变异。该方法快速、经济,每个样本只需要少量的测序数据(10 Mbp),最短可以36小时内完成整个实验和分析过程。本检测方法诊断率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通过对比实验和Sanger测序也验证得到本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为100%。2.根据ACMG指南对检测到的罕见变异进行了科学的变异解读,提高了大部分罕见变异的致病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可靠检测结果,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依据和参考。3.通过本检测方法在5个家系中检测到了CNV,并通过了验证,CNV可能是EVA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表明本基因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检测SNP/Indel,同时还可以检测外显子区域的CNV变异。此外,报道了两个新的变异SLC26A4:c.2162C>A和SLC26A4:Exons9-10缺失。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Ti3C2Tx MXene是一种具备优异导电性和大比表面积等诸多优点的二维材料,在电磁波屏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3C2Tx MXene在制备成电磁屏蔽材料时容易发生片层堆叠,难以发挥其二维材料的诸多优势,因而将MXene进行三维多孔化是其作为轻质高效电磁屏蔽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三维多孔MXene材料的孔径和其密度、导电性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中对多孔MXene内梯度孔搭配的研究尚不明确,
学位
锂电池节能高效,应用广泛,已成为21世纪理想的储能元件。极片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锂电池研究的逐渐深入,如何减少极片干燥弊病、提高锂电池生产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悬浮烘箱是锂电池极片干燥的核心设备,极片在烘箱内干燥不均匀、表面不平整甚至极片撕裂等问题与烘箱的结构合理性密切相关。本文围绕锂电池悬浮烘箱的结构展开工作,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现有烘箱的内部流场进行研究,针对流场分布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微控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一次性使用低成本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如何实现微流控芯片高效、低成本、大批量制造是微流控技术商业化所面临的关键难题。本文以COC-8007(环烯烃共聚物)为材料,对COC芯片的注塑成型及热压键合展开研究,提高芯片的加工质量,为微流控芯片的批量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论文基于注塑成型理论,以减小COC芯片的翘曲变形量为优化目标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了注塑成
根固混凝土桩是采用注浆、灌浆对桩底空隙进行充填、桩端周围土体进行加固的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及扩体桩,其中全长扩体桩通过在预制桩外侧包裹水泥浆、水泥砂浆混合料等固结体,形成由内外两层或两层以上材料组成的桩,结合预制管桩与灌注桩的优点,且其施工工艺克服了管桩和灌注桩在各自施工中的不足。相比现场搅拌水泥土形成的劲性复合桩与水泥土复合管桩而言,根固桩桩身扩体材料质量可控,并且可做为桩基的一部分使用,其适用
锂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我国市场对锂的消费量和需求量逐年递增,开发新的锂矿源尤为重要。在我国铝工业生产中,大量含锂的铝土矿被开采并用于制备冶金级氧化铝,在铝电解槽长时间运行后,锂元素因在电解质中难以析出而富集。从富锂铝电解质中提锂,不仅可以补充市场对锂资源的需求,也可以实现富锂铝电解质的资源化利用。在盐湖提锂技术中,尖晶石型锂离子筛H1.6Mn1.6O4是目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离子交换
等规聚丙烯(iPP)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包装材料、汽车内饰等各个领域。但韧性差、低温脆性大等缺点严重制约了iPP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幸运的是,iPP的多晶型特性赋予其极大的性能可调控性。添加成核剂是工业生产中改变iPP晶型最为简便的方法,其中稀土成核剂(WBG-Ⅱ)的应用最为广泛。为了实现iPP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除了成核剂,往往会在iPP中添加第二相填料(例如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