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快速膨胀,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因此建设大型户外活动空间越来越难,适合市民活动的户外场所也越来越少,人们对城市公园等户外活动场所的需求就变得极为迫切。口袋公园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为现代城市“量身定做”的开放空间,具有灵活、微小、方便可达、开放等特征,随时随地的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交流、游憩的场所,它在整个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寒地城市口袋公园的研究在国内并不是很充分,由于寒地城市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人们的活动不仅仅受到城市高密度的社会环境影响,更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在寒地城市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中经常容易忽略对气候这一影响因素的考虑,因此建设一些能够适应寒地气候、为人们提供舒适户外活动空间的口袋公园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公园、寒地城市概念入手,对城市口袋公园的定义、尺度规模、特点功能等进行初步的界定。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搜集相关书籍资料,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典型寒地城市的六个口袋公园,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对哈尔滨的六个典型口袋公园进行了现场调查,总结了我国寒地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中现存的可达性差、服务对象不明确及缺少人性化等问题。其次,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寒地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的“三元论”——“物质形态、心理环境、文化内涵”。其中物质形态包括:场所界面、自然要素、地景设施;心理环境包括:人、环境、人与环境;文化内涵包括:城市文脉、场所精神、地域特色,并对里面的每一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本论文研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寒地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的“三元论”,从物质形态、心理环境、文化内涵三个角度出发,为其他寒地城市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