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粮食生产效率研究——基于赤峰市11个旗县(区)调研数据的分析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uo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农牧户为主体的经营单元、以种植业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省区,2014年粮食总产量为2753万吨,粮食产量连续10年持续增加,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赤峰市是内蒙古粮食的主产区,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农耕地被大量占用和征用,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存量锐减,在这一压力的情况下,要实现赤峰市粮食的增产增收,保证赤峰市粮食安全,就必须改变原来的以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本文基于内蒙古赤峰市农村牧区213户农牧户调研数据,将赤峰市11个旗县(区)作为决策单元,采用DEA模型,分别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角度来研究内蒙古赤峰市11个旗县(区)农牧户的粮食生产效率。结果显示:赤峰市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其中,综合效率为0.842,纯技术效率为0.982,规模效率为0.855,说明赤峰市粮食生产可以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技推广,促进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和农业技术的运用意识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赤峰市粮食产出。从分旗县(区)看,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红山区、喀喇沁旗、宁城县、翁牛特旗的粮食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者均有效;林西县和松山区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率无效导致其综合生产效率无效;敖汉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的粮食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处于无效状态;基于此进一步对敖汉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非决策有效单元进行了投入冗余分析,并提出减少敖汉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的土地、劳动力、种子费、化肥投入、农药费用的投入,实现3个旗县的粮食产量和收入的增加。为政府和相关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伴随着建筑行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所经营的项目种类也变得多样化起来,这就需要运用技术手段来确保施工质量,倘若施工质量不佳,将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所以必须要创新施工
21世纪以来,中国魔幻题材电影在市场上表现优异,其极富想象力的空间造型、独具魅力的空灵境象、不落有无的幻境体验在类型杂糅的商业大片中独放异彩,展现出浓郁的东方幻境意
绩效管理工作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人力资源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尽管我国的技术咨询型企业对于绩效管理己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大部分事业型科研院所改制而来此类企业对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还知之甚少,在绩效方面的工作还停留在绩效考核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混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绩效管理过程形式化;未充分对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等等。本文将特定员工绩效管理作为探讨方向,结合项目运作的特征,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竞价上网”政策的逐步实施,发电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本文通过对SY发电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指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外流频繁、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认为公司目前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再造。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及对比研究法,通过人力资源战略理论、企业再造及人力资源管理再造理论,对公司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