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在我国农村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升高,2013年国家首次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概念,此后几年,我国不断在一号文件中强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性,而家庭农场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河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河南省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本文在借助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以经济效率理论、适度规模经营理论、土地产权理论作为支撑展开了对河南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分析。首先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及特征等角度进行了阐释,其次对家庭农场这一概念给予说明,并简单回顾了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发展措施和成效,梳理了河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另外,本文所选择的家庭农场皆位于平原地区,因此家庭农场都是处于同一类自然条件下,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河南省家庭农场的整体发展水平,用Eviews软件对调研的40家河南省家庭农场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应用DEA分析法测算河南省家庭农场经营的总体效率值,罗列了纯技术效率值及规模效率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再次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河南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因素,结果发现,河南省家庭农场的总体经营效率不是很高,而且家庭农场主的综合素质偏低,有多个变量对河南省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值影响显著,通过了显著性检测。最后分析了河南省家庭农场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测验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河南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相关建议,从强化管理,提升家庭农场整体实力、增强政策支持针对性,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土地流转长效机制等角度详细论述提高河南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