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涡流阻尼器非线性力学特性及其在结构减振中的应用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r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尼装置在土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中有极大的需求,无论是消能减振、隔震还是调谐减振,都需要高性能、高可靠度的阻尼装置。电涡流阻尼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阻尼装置,与常用的粘滞流体阻尼器相比,它性能稳定,耐久性好,在机械工程领域已有应用,但是由于其耗能密度低,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推广进展缓慢。湖南大学陈政清团队2006~2010年期间的研究,发明了双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单元,解决了电涡流阻尼在大型调谐质量减振器(TMD)应用的难题。但是,研发直接用于消能减振的电涡流阻尼器,面临进一步大幅提高耗能密度、解决临界速度制约两大难题。本文基于机械原理、电磁原理,结合土木工程结构减振的需求,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滚珠丝杠式外旋转电涡流轴向阻尼器,等效耗能密度可以提高上千倍,解决了电涡流本身耗能密度低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试验测试、有限元仿真等方法,深入分析和掌握了电涡流阻尼器的非线性阻尼特性。突破了临界速度制约,解决了满足阻尼器高速状态使用要求的难题。依据非线性设计理论和多项工艺措施,开发了系列永磁电涡流阻尼产品,实现了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开发了一种大吨位、高耗能密度的滚珠丝杠式外旋转电涡流轴向阻尼器,对它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分析了它的力学特性,主要包括阻尼特性和惯性质量特性。依据磁路定律对其低速下的电涡流阻尼力进行了估算,得到其低速下阻尼系数的估算表达式。考察了其惯性质量对单自由度体系、分布参数体系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减振效果的影响。(2)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基于似稳场假设,忽略轴端效应,建立了滚珠丝杠式外旋转电涡流轴向阻尼器的电磁场二维解析模型,进而推导出阻尼力与速度本构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得到了非线性电涡流阻尼力的理论公式。并考虑三维效应的影响,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基于该解析表达式,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掌握了各几何尺寸及材料属性对电涡流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分析的电涡流阻尼器设计理论。相比传统磁路计算方法,该解析方法假设更少,不存在经验系数,计算精度更高。(3)通过试验测试与有限元仿真,验证了非线性电涡流阻尼力的理论公式。分两个阶段进行了电涡流阻尼测试。第一阶段试验是测试电涡流阻尼转子部分,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测试台架;第二阶段测试了40T和85T的电涡流轴向阻尼器整机。分别建立了二维和三维的电磁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二维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误差在3%以内,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三维解析模型与试验结果更为接近,但是临界速度仍然存在30%左右偏差。通过实测温度变化,将温度效应纳入计算,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4)利用电涡流阻尼的临界速度特点进行抗震优化设计。首先根据大型电涡流阻尼器的特点以及贝塞尔函数的渐近形式,对电涡流阻尼的本构公式进行了简化。对于常用减振体系,进行了单自由度模型的简化,提出了其关键控制反应量。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概率期望等效和最大速度等效两种等效方法,给出了等效线性的非线性电涡流阻尼参数选取范围,用性能指标函数的方法对多个关键反应量进行优化,提出了针对非线性电涡流阻尼器抗震优化设计的实用方法。非线性电涡流阻尼具有最大阻尼力自限制特性,根据对8条不同地震波的试算,普遍能够以比线性阻尼器小4%~40%的阻尼力,达到相似或更优的减震效果。(5)提出了一种双折线类库伦阻尼的实现方法,突破临界速度的制约。通过对最大阻尼力相同,但临界速度之比在6.4~10.4之间的两条不同本构曲线进行组合,得到一种具有阻尼力自限制特性且耗能效率更高的本构曲线。在抗震分析中,该本构可采用双折线近似计算,偏差在5%以内,满足工程精度需求。以单自由度结构为例,对双折线类库伦阻尼和线性阻尼及库伦摩擦阻尼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反应谱对比。结合实际工程,对粘滞流体阻尼和双折线阻尼的减震效果进行了比选和参数优化。在某1480m悬索桥工程实例中,设计并测试了一种具有双折线类库伦阻尼效果的150T组合型电涡流阻尼器。双折线阻尼能够达到与最优粘滞流体阻尼几乎相同的减震效果,但是最大阻尼力小13%,综合造价更低。
其他文献
近三十年来,声子晶体以其奇异的物理现象、结构的可设计性、对波/振动的超常调控等性能一直受到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关注。声子晶体诸多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质,如禁带、负折射、隐身和亚波长成像等,使其具有宽阔的应用前景,其应用范围涵盖汽车工业、医疗检测、军事航空等各个方面。最近,声子晶体拓扑边缘态的发现又一次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材料性质的认知。由于声子晶体能带拓扑非平庸的本质,边缘态表现出多种超凡的性能,例如无
救护车作为以“追赶生命时间”为导向的特种车辆,常面临紧急制动、加速、转向避让等紧急工况,容易导致患者(尤其是心血管和重危患者)出现恶心、眩晕、颅内血压增高等不良反应,进而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死亡;同时,车身姿态的不稳定妨碍了车内医护人员实施紧急救护;此外,现代重症监护型救护车车内配备了大量的紧急救治器材和监护检测设备,提高了车辆整备质量和质心高度,使得行驶过程中不稳定的车身姿态进一步加剧。悬架系统是车
学位
电力电子变换器因其可控性强、动态响应快、灵活高效等特点成为现代电网中电能变换的核心设备,在发电、输电及用电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而多变换器接入型的电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变换器复杂控制环节与系统中无源元件及其它变换器之间的交互容易导致系统出现失稳问题,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随着大规模、多类型变换器的接入及系统运行环境和工况日益复杂化,多变换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亟
以醚菌酯和肟菌酯为先导化合物,利用中间体衍生化法将苯并呋喃环、嘧啶环和1,3,4-噁二唑环等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片段引入到2-甲氧亚氨基苯乙酸甲酯的侧链,设计合成了(E)-2-[2-(芳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亚胺基)乙酸衍生物(A和B)、(E)-2-[2-嘧啶氧甲基苯基]-2-(甲氧亚氨基)乙酸衍生物(C和D)和(E)-2-(甲氧基亚氨基)-2-(2-((((5-(芳氧基甲基)-1,3,4-噁
正交各向异性和横观各向同性层状结构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层状结构,例如复合材料层合板、蜂窝夹层、压电器件和芯片结构等。由于大部分层状结构都具有单层厚度较薄的特点,且受到层与层之间界面效应的影响,这使得在载荷作用下的层状结构内部层与层之间的力学行为会相互影响相互耦合,最终在结构中形成了复杂而难以求解的弹性场。而对于压电器件这种多场耦合问题,除了以上的难点,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耦合场的耦合效应,这便进一步增加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日渐短缺,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实现杂交水稻制种的机械化成为了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研发出多套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如基于父母本之间粒型、粒色、除草剂敏感差异的杂交稻机械化制种技术,但是目前都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本研究设计了以通过叶绿体转化构建的质体荧光标记为基础的杂交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方案。首先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提高叶
学位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典型维管束病害,严重威胁着棉花的品质和产量,素有棉花的“癌症”之称。当前,天然陆地棉中几乎不存在高抗黄萎病的种质资源,一旦病原菌进入植物体内便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基因工程是提高棉花自身抗病性的潜在手段,然而高效抗性基因的缺乏限制了棉花抗黄萎病工程的发展。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杀虫真菌。除能够致死昆虫外,球孢白僵菌还能与植物互作,抑制真菌病害的发生,因此逐渐成为挖掘植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装机比例日益增长,其出力存在的不准确性及预测存在的难度给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RESs的输出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将导致电力系统中供电与负荷的不平衡增加;2)RESs对部分常规发电机组(Conventional Generator Units,CGUs)进行了替代,降低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