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中的社会互动:对成都“老漂族”微信使用的田野考察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so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及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中国社会流动性加大,加之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家庭结构核心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着对子女的爱和牵挂,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了子女所打拼的城市,成为一名“老漂”。如今,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媒体尤其微信以其操作简单、功能便捷等特点,成为“老漂”群体用来维系社会关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选取新兴一线城市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都,通过深度访谈和虚拟民族志接近研究对象,对在成都生活的“老漂”群体的微信使用情况进行田野调查,考察“老漂族”利用微信展开社会互动的情况,及微信使用对成都“老漂族”在社会交往和身份认同的影响。老年人本身作为弱势群体关注度不高,一直以来关于“老漂”群体的社会关注和学术研究都比较少,该群体在现实生活以及公共视野都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微信的普及使得“老漂”群体被媒介赋权,不仅有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微信的便捷性也为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通过微信自我表达完成了多重身份建构和身份认同。研究发现,微信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对“老漂族”来说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展开社会交往以及形成身份认同。虚拟的社会交往终归要回到现实生活,“老漂”承受着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依然生活在被主流社会遗忘的社会边缘,他们的现实处境很少被大众关注,他们自己因为媒介素养等问题,保持着沉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普及,使得他们有了社交基础。首先,微信丰富的社交功能为“老漂”与故乡亲朋好友的交流提供了时间与空间层面的延伸。不仅可以通过即时语音或者视频信息与亲朋好友随时随地抒发情感或分享见闻;同时彼此的交流方式还能够通过朋友圈照片、视频或文章链接等形式,双方可在彼此方便的时候,跨地域交流;微信的使用使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展开虚实相间的社会交往,突破了现实交往的局限,无论是从线下发展到线上,还是从虚拟到现实。其次,通过日常的社会互动,“老漂”不断确认自己的身份定位,认识到自己展开社会交往、融入城市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微信群和朋友圈成为“老漂”创造与想象地方文化的场域,身份也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在“老漂”群体不断的社会互动中,“个人身份”和“群体身份”逐渐形成,并相互调适。在线上空间,“老漂”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通过互动建构出多重身份——不断从“故乡我”向“成都我”切换。处于“漂泊”状态的老漂的生活状态在许多方面都发生变化和融合,而处于晚年的他们依然在利用社交媒体试图应对和理解这些变化。我们有必要探究,这些生活在空间转移中的老年群体,如何利用微信在这种漂泊无依的状态里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如何体会现代都市生活的寂寞、孤立和疏离,又在新城市中有怎样的精彩故事。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等政策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公司开始拓展海外业务,为相关国家和地区修建铁路、电站、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在这些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大量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文本,如何高质量把这些文本翻译成英语,也成为促进交流、保证施工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完成了《施工组织方案》后半部分的汉译英翻译,原文专业术语众多、无主句和流水句高频出现,因其指导性功能,该文本条分缕析,
社区作为社区工作、社区治理实践的场域,在当前创新社区治理体系,构建城乡治理新格局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推动社区治理、社区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社区概念自被德国社会思想家F.滕尼斯在其代表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提出就被频繁运用在各个领域上,其概念强调社区间的互动、社区的共同体意识,然而,很多农村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农村社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社区氛围低落、内部造
我国刑事立法中对于毒品犯罪是从严从重打击的刑事政策,在《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条中对于毒品再犯从重处罚的规定正是这一立法精神的体现。然而在《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了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又新增了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免除报告义务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又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系列的制度,体现了我国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是一种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实体法和程序法上都予以体现了。正因如此,使得司法
执行和解,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经过平等协商,就变更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从而中止或终结执行程序的活动。执行和解作为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不仅能够钝化社会矛盾,起到定纷止争的良好社会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执结率,起到解决执行难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降低执行风险,使法院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切实减轻法院工作负担。但在司法实践中,随着执行和解适用率的提高,执行和解的局限性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短视频的出现为我国政务传播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政务机构都在原有政务新媒体的基础上入驻了短视频平台,以进一步拓宽政务信息的传播渠道。而抖音APP作为短视频行业的领头羊,政府部门纷纷开通政务抖音号。当前,在“两微一端一抖”的新格局下,政务抖音号已经成为我国政务传播话语表达的新形式,但仍然存在盲目跟风与“形式主义”、定位模糊
时代特征影响艺术特征,艺术升级反过来彰显时代文明且推进社会发展,这是历史长河中不变的定律。在数字化的时代趋势下,艺术的发展与演进成为人类文明中最有新锐说服力的表现。艺术创作形式从绘画到摄影,从影音拍摄到交互装置,新媒体艺术思维在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下不断创新,也使得艺术作品进入美术馆、画廊,进入城市艺术空间,进入移动媒体,新媒体既成为艺术创作手段更新的标志,又俨然为艺术在场景中的展示传播提供条件。这一
近年来,国家形象宣传片纷纷走出国门,网红城市传播火热。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更少不了更小地域单元——县级及以下地区的地方形象传播。同时,县级融媒体建设,是现阶段媒体融合发展最基础的一环。作为基层县域单元,中国社会存在独特的差序政治信任现象,中国传播格局也面临“央强地弱”问题,地方如何加强政治信任力和传播力,这也是目前县级融媒体的核心命题。本文从更小地域单元——县级及以下地区的地方形象传播出发,基于
即将来临的北京冬奥会为我国滑雪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三亿人上冰雪”成为发展滑雪旅游的政策号召。伴随社会经济的向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滑雪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在百姓生活中日渐普及,并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收入来源。滑雪旅游目的地在市场需求的催化之下,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的发展趋势,以及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战胜对手,并在竞争中持续保持“第一”则是经营管理者
近年来,短视频逐渐在扶贫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出于响应国家政策与促进自身发展两方面的原因,启动了一系列“扶贫”活动与战略,同时,短视频平台上也出现了部分以“扶贫”为主要内容的短视频“网红”,它们在实现地方扶贫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通过数据收集和内容分析对基于短视频平台的扶贫传播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促进短视频平台和扶贫工作两方面的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在数据搜集方面
每逢国家的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以及党代会开幕时,新闻媒体会根据这一成就主题推出相关报道,成就报道在当前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而存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中国由此走上强国富民的全新道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40年以来,国家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被公众切身感受着,在国际社会中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新闻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