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结式事件框架中致使对象的选择与体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shha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概念框架理论,探讨动结式概念语义中致使对象与动作概念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重合潜能,进入动结式的动词事件框架中各个重合潜能的实现,不同的重合类型在动结式一维语义结构中的识解结果,以及致使对象在语法结构中的体现位置对整个动结式结构形态的影响。此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考察动结式论元结构中名词论元的性质与体现规律,同时兼顾汉英动结式的比较研究。   首先,尽管动结式有多种变体,但是我们之所以将动结结构作为一个构式,主要是因为其语法或语义都无法从任何单个成分中预测;作为一个整体构式,它具有特定的完形概念语义、一维语义结构、以及语法结构。动结式的原型概念语义为:某动作行为致使某客体发生(方位或性状)变化。而动结式的一维语义结构又主要有两种类型,一元动结式,二元动结式。汉英动结式的义形关系,既有许多共享部分,同时也有一些差异,这是我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   动结式中名词论元的体现由于其特殊性,仅从传统一维的论元结构理论无法作出真正合理的解释。我们采用的认知功能模式中的概念语义是双层的语义系统,将概念内容与语法语义有效分开,运用概念框架形式表述构式(小句层面)的概念语义,用论元结构表述构式的语法语义。概念语义、语法语义、以及语法结构之间是体现的关系,而语法语义是概念语义与语法结构之间的过渡,同时体现了一维的语义结构对多维的概念语义的识解结果。概念框架由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包括空间概念结构、动作概念结构、以及致使概念结构。我们将论元作为语义结构的成分,而概念结构中的相应成分为参与者。概念结构中的参与者经过选择与组合过程,体现为语义结构中的不同论元。   动结式表达的概念语义是“变化义”,尤其是动作致使变化义,其概念过程由动作概念结构与致使概念结构整合而成。基于认知经验,致使概念结构中的致使对象具有和任何动作参与者角色重合的潜能。其中,主要动作参与者角色包括:   客事类的动作对象与动作终体,以及主事类的动作工具、动作者局部、动作者自身整体,或动作过程中所延及的其它客体,如动作者穿戴物、动作发生的典型场所、以及动作事件框架外的客体。同时,这些潜能的实现与动词表征的事件框架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概念过程可以合理表述潜能与实现之间的关系。   致使对象与动作概念过程中的不同参与者重合,其识解结果及体现的语法位置也会存在差异,因而动结式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结构。动结式句法语义结构体现的一般规律为:当致使对象与动作者自身整体重合时,存在两种识解方式:动作自变与动作致使变;当致使对象与动作者以外的参与者重合时,都被识解为动作致使变。识解为动作自变的,一般体现为一元语义结构。在被识解为动作致使变的动结式语义结构中,致使对象被识解为客事,大多体现在宾语位置,主语位置体现被识解为施事的致使者角色,动结式为二元语义结构;有些情况下(尤其是汉语),致使对象可以体现在主语位置,不体现致使者,动结式为一元语义结构。   总之,其中致使概念结构对动结式句法语义结构的影响大于动作概念结构;   而致使概念结构中的致使对象尤为重要,在动结式中必须得到语法体现。如果体现为主语位置的名词论元,宾语位置则无需其它论元,动结式呈现为一元语义结构;只有致使对象体现为宾语位置的名词论元时,主语位置才体现其它名词论元(而且必须为致使者),动结式呈现为二元语义结构。  
其他文献
近日,新版《水浒传》在全国热播,成为2011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之一。在剧中诸多的梁山好汉中,尤以张涵予饰演的宋江最为抢眼,张涵予也由此迎来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张涵予曾经在事业的颠沛流离中,与同为演员的羊梅子一见钟情并喜结良缘。为了让他专心打拼,羊梅子毅然放弃了颇有前途的演艺事业,相夫教女,操持家务。在丈夫取得巨大的荣誉之后,羊梅子对丈夫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她以自己细腻的心思“修炼”丈夫,使张涵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翻译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翻译技术成为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译者能力的一个核心要素和翻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此中外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