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调神益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调神益智”针刺法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特需门诊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量表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6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益智”针刺组(治疗组)和传统头针针法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排除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干扰因素。治疗组选穴为人中、内关、风池、太冲、百会、四神聪、丰隆;对照组选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两组患者每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1天),共针刺4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4天、治疗28天分别进行修订长谷川智力量表(HDR-S)、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积分评估,比较前后的变化。所有数据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病程、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在修订长谷川智力量表(HDR-S)、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积分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2.在HDR-S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治疗14天与治疗前比较,HDR-S评分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天与治疗前比较,HDR-S评分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14天与治疗前比较,HDR-S评分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天与治疗前比较HDR-S评分有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的HDR-S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2疗程治疗,两组的HDR-S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4疗程治疗,两组的HDR-S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在MMSE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治疗14天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天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14天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几乎不变;治疗28天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的MMSE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14天治疗,两组的MMSE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28天治疗,两组的MMSE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在ADL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治疗14天与治疗前比较,ADL评分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天与治疗前比较,ADL评分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14天与治疗前比较ADL评分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天与治疗前比较ADL评分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的ADL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14天治疗,两组的ADL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28天治疗,两组的ADL评分均值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两种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调神益智”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头针针法组,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