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代理条件下企业信用管理研究——基于GL公司的案例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完善及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的落后,企业间交易容易出现严重的信用失控的混乱局面。我国信用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货款或贷款的拖欠,导致应收账款逾期率及坏账率长期居高不下,信用风险偏高的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症。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流动资产,是扩大销售的营销手段,然而,它也会因为被巨额占用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资金压力、庞大的坏账损失和极高的信用风险,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任何企业都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管理与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密不可分。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发达国家,信用管理被认为是企业的生命。建立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拥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并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提高收益质量。   本文以信用管理及应收账款管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GL公司的信用管理模式进行了梳理、描述和总结,深入剖析了该模式的特征、成因、合理性及缺陷,为其他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文的结论是:先进的信用管理模式未必都需要沿袭传统的程序和管理制度,关键是做好事前和事中的风险控制;紧缩的信用政策未必会产生理论上的负面效应(缩减销售规模),如果该政策能实现厂商的双赢,就能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同时刺激销售增长。但是,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信用管理制度以防范潜在风险和隐患。
其他文献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优秀的员工无疑是它最宝贵的财富。而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绩效可以从满意度表现出来。如果对企业,员工有较高的满意度,那么他们将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反之,如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二大国。另外,能源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使得能源消耗在企业经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引起了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