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儿童教育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最初出现于上世纪初,美国发起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科学化的儿童研究运动之时。凯兹与查德对于方案教学的描述性解释为:“方案是一个或一群孩子针对某个主题所做的深入研究。”方案教学是将幼儿视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围绕某一主题或任务,以幼儿自己的内在动机驱动学习和活动,根据兴趣选择活动的主题和所从事任务的内容,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充分互动,进行主动自发探索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性课程模式。方案教学承认儿童的潜能,强调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自主自发的探索,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获得第一手经验,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和自我表达,它还鼓励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使幼儿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家、园、社区合作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学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点所在,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同时幼儿园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轶事记录法和材料分析法,通过进行家、园、社区合作背景下的方案课程的实施,了解并熟悉方案教学的基本流程和要点,考察幼儿、教师和家长在方案教学中的改变与收获,探求在幼儿园初次运用三方资源进行方案教学时可能出现的困境和难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建议和措施。本研究的方案主题为“汽车”,先由研究者与教师共同进行方案的前期活动准备,随后按照方案教学三阶段的方式,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来开展。研究发现,方案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学的实施过程包括团体讨论、外出参访、幼儿建构等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主体验和认知的活动都能顺利进行,且方案教学对幼儿、教师及家长都有所裨益:幼儿在读写和语言方面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前读写记录能力、聆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认知方面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专注力和计划性;在社会性方面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合作分工意识、协商能力、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以及自主性。教师获得了专业成长,主要表现在增长了对方案教学的认识、改变了教育观念、建立新的教师角色;教师还体验到方案教学的快乐,体会到幼儿成长的乐趣。家长参与到了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对幼儿成长的喜悦,并熟悉了方案教学,认可了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的困境:幼儿园面临检查和评级的现实压力、缺乏硬件条件的支持,且时间限制性强;教师无法完全投入方案教学情境,教师支持策略存在不足;家长缺少参与时间、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少,且不知如何为幼儿园和教师提供帮助;社区缺乏参与幼儿园教学的经验和意识,缺少与幼儿园进行合作教学的机制。针对以上困境和问题,研究者从要加大对方案教学的支持力度、更新教师观念、促进家长参与以及与社区成为教育合作伙伴这四大方面对幼儿园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