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降逆法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327768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降逆法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证实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具有特色优势,在改善GERD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复发率,为推广健脾和胃降逆法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组予中药协定方健脾和胃降逆治疗,对照组予兰索拉唑30mg 口服qd治疗。分别计算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单项积分,主要症状单项的消失率,观察不良反应,并在停药8周时统计复发情况,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对照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P<0.01),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照组短期疗效较好,治疗组长期疗效更优。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主症加次症)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4周后,两组间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主症总积分比较:治疗2、4、6、8周后,两组患者主症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P<0.01),治疗2、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8周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次症总积分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次症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相当(P>0.05)。3.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主要症状积分比较:足疗程8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反酸或泛吐清水、嗳气或反流、胃脘隐痛等GERD的主要症状(P均<0.01);组间比较:对反酸或泛吐清水的症状改善,治疗4周后,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相当(P>0.05);对胃脘隐痛的缓解,治疗4周后,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则优于对照组(P<0.05);对嗳气或反流症状的改善,治疗4、8周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次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次要症状(P均<0.01);组间比较:对胃痞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症状的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相当(P>0.05);对改善神疲乏力方面,治疗4、8周后,两组疗效相当(P>0.05)。4.主要症状单项的消失率:治疗6周、8周时,对于暖气或反流消失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而反酸或泛吐清水、胃脘隐痛消失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4例复发,复发率为13.8%,对照组10例复发,复发率为41.7%,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远期疗效更好。结论:健脾和胃降逆法治疗中虚气逆型GERD长期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嗳气或反流、胃脘隐痛等主要症状,同时可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佳。
其他文献
围手术期,又称手术全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脑梗死是围手术期严重而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0.08%~2.90%[1],其致死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对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的临床效果,明确其最适剂量,以
  本文论述了京剧文献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大致范围(一)剧本,(二)研究著作,(三)报纸期刊,(四)唱片、录音,(五)绘画、脸谱、照片等图像资料,(六)电影、录像,(七)音韵、乐谱、
背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需要精准施策和循证决策,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亟需聚焦并服务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研究者认为,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银行Q分行秉承着国家、总省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宗旨,一直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服务,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然而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