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条槭种群变异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条槭(Acer ginnala)为槭树科槭树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主要生长在辽宁省,吉林省,山西省,山东省等中国大部分北方地区。因为其不仅树形美观,而且叶片中具有某些重要的化学物质,因此具有一定的轻工业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等。为了揭示其遗传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茶条槭,本文用从表型和分子2个水平进行研究。1.表型变异及多样性16个叶表型性状指标在种群间均存在着明显差异,除叶片长∕叶片宽(BLW)性状外,其余15个叶片性状在种群内也都存在显著差异。16个叶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VC)为22.786,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5.110,说明茶条槭种群存在着较高的表型多样性。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37.09%,表明茶条槭种群间的变异为37.09%,种群内的变异为62.91%,茶条槭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2.70%,其中叶片长(BL)、叶片宽(BW)、叶面积(LA)等的贡献率相对较高。茶条槭各个叶表型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部分气象因子和不同性状间也存在着显著相关,如叶面积(LA)、叶厚(LT)、叶脉角(ɑ)与最热月的最高温、最湿季节的平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利用欧式距离可将26个茶条槭种群分成2大类。2.种群遗传变异及遗传谱系结构基于cpSSR分子标记研究茶条槭遗传变异情况,结果显示:茶条槭种群在物种水平上的观察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多样性指数(I)、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1.84、1.38、0.39、0.24、83.60%。表明茶条槭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相对较高。在种群水平上,平均观察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I)、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1.46、1.26、0.16、0.23、46.40%。AMOVA分析表明,种群内的变异占62.00%,种群间的变异是38.00%,这表明种群内的变异是茶条槭的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利用种群间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26个茶条槭种群分为2组,与主坐标分析PCOA和STRUCTURE分析相吻合。各遗传参数如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信息指数(I)等和最热月的最高温、最湿季节的平均温等气象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cpSSR谱带特征,26个种群共定义出30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4和H6分布在3个以上种群共享,而单倍型H2、H1、H12、H18、H19、H20、H21、H24、H26、H29分别为种群特有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的变幅范围为0.0625-0.222,在所研究种群中,店头林场(DTLC)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为0.222,泗交林场(SJLC)的单倍型多样度最低,为0.0625。NJ树中,30种单倍型可分为2支。
其他文献
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铁路隧道顶部的渗透水将会冻结成冰锥,容易引发接触网短路,严重妨碍了电气化铁路隧道的供电安全。目前的隧道除冰的方式是在列车通行的时间间隙进行人工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变化检测领域。本文研究了比较后分类思想的SAR图像变化检测的关键技术,包括差异信息图的构造、差异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结合了无机和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各自的性能和特点,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和重量轻等优点,从而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电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它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地点位于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量的迅速增加,无线通信系统对容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各种复杂的电磁环境极大的影响了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其中一个有效解决途径就是使用智能天线。智
螽斯,蟋蟀都是能发声的昆虫中的一员。绝大多数生存在灌木丛、草丛中。有少数的种栖息于乔木上。种内通信主要是依靠鸣声来进行的。声音的通信能力作为它们许多生命活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