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性弧菌是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环境中95%的副溶血性弧菌为非致病菌,5%为致病菌。判断水产品的食用合格性需要准确鉴定5%的致病菌。神奈川溶血反应曾作为致病性判定的标准,但该试验操作繁琐,易产生假阳性。耐热性溶血毒素作为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的主要毒力因子,可由tdh基因的检出来判断菌株的致病性。该方法尚未在国内进行应用。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以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副溶血性弧菌,以tdh基因测定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定量反映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的方法,并与神奈川溶血反应,脲酶反应进行比较。使用16S rDNA分析临床分离的181株常见菌作为对照,对3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测定;36/39株副溶血性弧菌的鉴定结果与生化培养法相符,对临床分离菌株均无误判。对97株腹泻患者来源和75株环境来源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tdh基因测定,神奈川溶血反应和脲酶反应。腹泻患者和环境来源菌株的tdh基因检出率有显著差异(83.51% vs 13.70%, P < 0.001)。神奈川溶血反应和脲酶反应的区分能力低于tdh基因检测。建立了一个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以测定tdh基因拷贝水平,定量公式为y = -3.144logx+43.229 (R = 0.997, P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