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近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美术馆在我国存在的历史还不超过百年。作为一个以艺术品实物为中心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公共机构,美术馆的定位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本文采用传播学的视角,以广东美术馆为个案,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分析了美术馆作为艺术传播主体是如何通过传播活动实现自身和外部的联结,在这一公共文化空间中完成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使命。 本文绪论部分对本研究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第二章简要梳理了中外美术馆的发展历程,归纳了美术馆的功能及其意义,并对广东美术馆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和特点。第四章从物理空间、意义空间、体验空间这三方面深入解读了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对城市文化、艺术作品和公众的意义所在。第五章探讨了美术馆的文化生产传播活动,分析了美术馆所采用的艺术展览和学术研究两种文化生产方式,并梳理了包括馆方出版物、馆方自媒体和大众媒体在内的美术馆文化传播途径。第六章在分析美术馆实现公共性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展美术馆公共文化空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