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实现着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与过去相比,具有良好水环境的传统村落,更具独特景观价值,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更具现实意义。水环境作为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庄保护发展研究的重点。为此,中国大力提升水环境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地位,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构建新的水环境景观研究体系,提高人们对乡村水环境景观的关注,是当前传统村落研究的核心内容。论文以汕尾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汕尾地区53个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探讨了基于区域水环境的汕尾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归纳汕尾传统村落的形态分类,提炼出基本水环境排蓄模式;在微观构成方面,根据水环境功能归纳总结出汕尾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具有多层次的表现特征。总结这些层次中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构建的生态智慧,以期对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汕尾地区的传统村落的选址受到地形地貌、水系、降雨量等因素的影响。汕尾传统村落在选址中更重视水环境,通常将基址选于地势平缓且以距离水系2000m为临界点的可达范围内,总体沿宏观水系分布,呈树枝状的形态特征。(2)汕尾传统村落的水环境景观主要由风水林、农田、河涌、水圳、风水塘、水井等要素构成,将各要素进行抽象化处理,基于地形地貌和整体布局的视角,构建一种针对汕尾传统村落形态的分类方法。将其划分为平地梳式布局、坡地梳式布局、平地围寨式布局、坡地围寨式布局、坡地线性式布局和坡地散点式布局等六种基本形态,从中提炼出以布局形态进行分类的梳式、围寨式、散点式村落等三种水环境排蓄模式,通过实例说明,村落层面的水环境构建能够针对自身的环境特点,在基本排蓄模式上进行演变以适应村落环境,具有环境适应性。(3)梳理分析了微观层面的水环境景观的功能性构造,汕尾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具有多层次的表现特征,其中建筑院落、街巷道路、水塘水系等三个功能子系统环环相扣,对水的处理具有源头处理、分散控制、低成本、低技术的特点。通过论文的研究发现,汕尾传统村落水环境都具有排蓄功能一体化、多层次性的构建特点,相似形态的村落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采取不一样的水环境构建模式。最后提出要反思当代的机械适应方式,在建设中应根据各个村落的特点,制定因“村”制宜的水环境景观多层次构建策略,从而更好地重建现代乡村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