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是国家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国,钢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钢铁需求日益膨胀,自产铁矿石已无法满足钢铁行业生产的需要,铁矿石进口量连年增加。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也因此被称为“全球吸铁石”。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世界第一大产钢国,却在国际铁矿石的贸易谈判中没有取得与需求相对应的贸易定价权和话语权,经常被迫接受矿石不断上涨的价格现实。虽然铁矿石国际贸易谈判早已启动,但中国和国际铁矿石巨头还没有在长期供货协议的价格上达成一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几次探底,欧债危机日益突出,人民币升值,运用金融杠杆操纵国际铁矿石价格话语权不失为一个积极的创举。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铁矿石价格机制,研究我国缺乏铁矿石定价权的深层原因,并据此就我国如何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增加定价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铁矿石贸易谈判形成机制入手,对全球铁矿石国际贸易状况,尤其是中国钢铁铁矿石贸易状况做了分析研究;结合经济学理论对国际铁矿石贸易中供给商和需求商的市场特点和性质进行分析;利用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基本原理对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决定及其长期变化做出解释;通过博弈论的运用,对铁矿石短期价格、贸易均衡利益的分配和贸易谈判双方的议价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结合我国钢铁行业铁矿石国际贸易的情况,提出了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石贸易谈判中的提高定价权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