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早期上皮性卵巢癌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临床数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在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对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221例,其中腹腔镜组69例,开腹组152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癌,并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13年分期标准重新进行手术-病理分期,均为Ⅰ期~Ⅱ期卵巢癌患者。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相关参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生存结局进行对比分析。应用SPSS R3.6.1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正态性检验后所取计量资料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x±s描述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例数、百分率描述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survminer和survival包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腹腔镜组年龄在15~71岁,中位年龄48岁,平均年龄为(45.7±14.4)岁;开腹组年龄在14~72岁,中位年龄51岁,平均年龄为(50.5±9.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绝经情况、腹部手术史、术前血清CA125及伴随疾病情况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比腹腔镜组平均肿瘤直径为(9.1±4.1)cm,开腹组平均肿瘤直径为(10.7±4.8)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对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分别为(6.9±6.5)、(4.2±4.7)个]增多,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8.2±179.9)、(273.4±219.2)ml]减少,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5±0.6)、(2.9±0.9)天]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9.7±3.3)、(11.6±4.2)天]减少,以上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病例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数、术中肿瘤破裂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化疗开始时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腹腔镜组、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4/69),9.9%(15/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对比腹腔镜组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15~123个月),开腹组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21~135个月)。腹腔镜组复发率13.0%(9/69),开腹组复发率17.1%(26/152),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9%,开腹组5年生存率为8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早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中,对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天数少等优势,且不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2.在经选择的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