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的盛行,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大量转移,土地承载的养老保障功能逐渐削弱甚至消失,土地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被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所取代,但是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未完善,土地流转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尚未建立起相应的衔接机制。土地的流出使传统土地养老保障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同时流转收入与劳动力的解放又深刻改变着农户经济状况。上述事实影响着农民养老保障行为的转变。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土地流转收益与养老保障的关系。首先,土地流转收益是扣除劳动和资本贡献下的土地收益,土地流转收益应当全部用于养老支出。其次,土地流转收入用于养老保障,既符合本身稳定性的特点,又能解决农民的投资理财问题。因此,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农民参保率和缴费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在理论基础上笔者又进行了近一步的实证研究,从土地流转收入对新农保参保率和参保水平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土地流转收入的提高对参保率和参保水平是起促进作用的,但是现实中土地流转收入并未发挥相应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建立土地流转与新农保相衔接的制度,将土地流转收入逐渐投入到新农保中,以不断完善新农保制度,同时加快土地流转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多维健康功能评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掌握老年人群综合健康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ADL)状况并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庞大的人口压力使资源和环境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三者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其发展面临
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强农业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加快“三农”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整个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户不仅是农业生产的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长期负利率导致银行存款缩水,投资理财成为民众对抗通胀的理性选择,本文通过对居民理财产品市场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金融机构发展居民理财
本研究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微观个体流动数据和宏观农村劳动力流动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劳动力流动理论、制度资本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采用实证与理论、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
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高寒生态系统成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该地区土地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过去的粗放式经营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农林牧三大产业发展极不
我国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才开始制定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相关规则。近年来,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于我国这样一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创造税收、增加外汇、提高GDP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谋发展促改革提升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广阔市场空间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一行业,加剧了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整个行业呈现出
我国粮食短缺、粮食价格波动导致人们生活贫困、饥饿、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并且,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地非农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粮食生产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