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犯罪中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试图寻究行政犯罪中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五章内容。绪论部分,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诸多令人费解的行政犯罪案件裁判结果,引出问题所在,即行政犯罪行为违法性判断标准的选择差异最终导致案件的不同走向,进而为后文开展论述奠定基础。第一章作为理论基础,尝试厘清自然犯与法定犯、行政犯与刑事犯这两对暧昧不清的概念,疏通经络,通浚源头,简述概念之间的起源和流变,并对国内外对于行政刑法的体系地位进行梳理。第二章回归文章核心,着重介绍了三种不同违法性判断标准之间的发展历程,指出严格违法一元论的局限性,缓和违法一元论在前述理论之上的发展与不足,而违法相对论相较于其他学说的时代契合性有目共睹,故而提倡违法相对论更为适合。第三章重点对于违法相对论进行全面分析。应当认识到的是,无论缓和的违法一元论抑或违法相对论均承认,对于行政犯罪这一涉及法域交叉的学科进行研判时,应当坚持从法秩序的统一性出发整体考虑。虽然缓和违法一元论侧重强调法秩序体系——逻辑层面的统一,但是在行政犯罪愈发膨胀的大背景下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能更好保障国民利益。相反,立足于法目的层面统一的违法相对论受到的束缚更少,显得更为灵活,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违法相对论认为,违法的统一并非法秩序统一的充分条件,法秩序的统一在于合法层面的统一。法秩序内部评判标准除了合法与违法之外,还存在着不合法这一广阔的灰色空间。毕竟,由于不同法域之间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当行为人选择向法律实施的目的靠拢时,即使选择靠拢刑法立法目的,而背离行政法立法目的,也应当认为此时判定行为人构成行政违法而不构成刑事犯罪这一论断,是符合法秩序的统一性的。而不合法这一灰色空间的存在,能够很好缓解夹在非黑即白逻辑陷阱中的思维,提供休憩之处。第四章从实践角度出发,探究现阶段行政犯认定体系之漏洞。不仅从实体角度,也从刑事诉讼程序中广泛存在的行政证据的角度,论证了违法相对论不仅能够从实体层面,也能够从程序层面为维护刑法的独立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有效防止行政证据的泛滥,保障裁判结果合理、稳定,提升司法公信力。第五章则在前述基础之上列举了实务中部分案例及其裁判结果,从犯罪构成角度出发,明确行政犯首先是归由刑法统一规制管辖的犯罪行为,法益侵害性是其必然特征。进而以实践中出现较为广泛的具体行政行为为例,分析不同状况下行政行为的实体、程序法效力。第六章为总结,力求以本文些许创新之处为司法实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广告,是关于呼吁我们捐助失学儿童的。记得里面一个小姑娘说的一句话真是令我感动:"看!我已经攒了六元钱了!"六元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数目,但对失学儿童来说却是一点帮助。六元钱可以买一些小食品,也可以买一些书本和一些笔。也就是说我少吃一些小食品就可以捐助失学儿童。想想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捐出一元钱,我国约有13亿人口,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许多失学儿童了。
期刊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时空布局及达到的竞争力水平要求。如何理解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转变?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攻坚期、加速期、冲刺期,人才工作应如何发力,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落在实处?——编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就成为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起步阶段的第一要求。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
期刊
1981年11月1日,这个日子很平常,但这是一个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日子。这一天,初中毕业的我终于跳出"农门",接班顶替父亲到安徽省濉溪县五铺公社邮电所送信,当了一个"邮差"。邮电所离我家有20多公里,那一年我刚刚16岁,身高只有1.58米,体重78斤,月工资是18元再加32斤粮票。从这一天起,我算是一个正式吃粮票的"公家人"了。那时,"邮差"虽很辛苦,但也是一个让老百姓羡慕的职业。记得那时我骑自行车
期刊
期刊
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断更新,成熟、精确的分析技术有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HPLC-MS),微生物检测等,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量较大,且果蔬、海鲜类食品的保质期较短,对检测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成为了研究热点,开发新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装置有利于解决实验室检测成本高、周期长、即时检测难的问题。在实际生产活动中,为保证农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喜欢读书,我成了我们家有名的书呆子。我读家里旧式书柜里那些花花绿绿的旧报纸,读从同学家借到的古色古香的线装《西游记》《红楼梦》,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读一摞又一摞的连环画,读简陋的教室里老师放到书架上的每一张报纸、每一本书刊。连环画《鸡毛信》《小兵张嘎》《半夜鸡叫》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