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战略地位重要,人口一直较为稠密,唐宋以后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渐下降。人口的升降变化,对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河南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对河南人口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明代河南为研究区域,主要采用实录、政书、地方志、文集等资料,采用图表、统计、比较等方法,从人口学、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对明代河南人口变化做出具体分析,并具体从各个府州出发,探讨人口的变动情况。关于明代的人口增长,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明代的人口调查统计制度,作了简要的介绍,人口调查统计制度影响着明代河南人口的数据性质,明代河南人口调查登记制度从户帖制,再到后来黄册制、里甲制,人口统计的对象也在变化着,从河南人口总量变化和增长率变化方面考察明代河南人口的变化趋势,经过分析、考证,对明代河南人口的变化特点做出分析。并结合史料及相关人口研究方法,修正了明代的河南人口数量,从总体上对河南的人口升降变化作了具体的分析。从河南的八府一州出发,以地方志材料为主,分析明初期、明中期、明末三个阶段河南各个府的变化,探讨了各个府的人口分布,以及根据人口的变动情况介绍了明代河南人口的迁移情况,并对移民对河南经济带来的影响作了介绍。总结了明代河南人口变化特点为由快到慢,再由慢到快,从发展迟缓到高速攀升,大量的移民对促进河南农业恢复,加速河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明代是我国古代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对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修正出相对可靠的人口数据,初步确认明初河南人口为200万左右,嘉隆之际人口已增至500万左右。这样雄厚的人力资源,对当时河南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万历之后,天灾人祸增多,人口锐减。总的来看,明代河南人口发展趋势为洪武初增长较快,到永乐时官方移民活动结束,自发移民少,人口增长缓慢,成化时流民现象严重,人口变动幅度较大,到明末时期因天灾人祸,人口损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