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1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小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21(IL-21)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21的表达与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单纯疱疹病毒-1(HSV-1)接种于BALB/c鼠角膜上建立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SK)动物模型,分别于接种病毒前和接种病毒后的第1d、3d、7d、14d、21d及28d收集小鼠角膜。免疫荧光:制作小鼠角膜冰冻切片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角膜中IL-2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角膜中IL-21mRNA的表达,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的临床变化,组织学检查角膜的病理改变。采用Kruskal-Wills检验,Nemenyi法检验及S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HSV-1感染小鼠的角膜后,82%(37/45)的小鼠自病毒接种后第7d起开始出现角膜基质混浊,接种后第14d角膜基质完全混浊,混浊的高峰时间为病毒感染后第14-21d,91%(41/45)的小鼠均患上了角膜基质炎,28d时开始修复。接种后第14d,组织病理学显示角膜基质层高度水肿、增厚,角膜基质内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增生。   2、免疫荧光:IL-21表达于角膜基质层炎性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浆中,表现为较强的红色荧光,而正常小鼠角膜基质层未检测到红色荧光。   3、Real-time PCR数据显示:IL-21mRNA在正常角膜组织及接种HSV-1角膜组织中均有表达,接种HSV-1后1d小鼠角膜中IL-21mRNA表达量达到高峰(3.93士0.30),约为正常小鼠角膜的3.93倍,接种HSV-1后21d小鼠角膜中IL-21mRNA表达量最低(1.31士0.05),约为正常小鼠角膜的1.31倍。接种HSV-1后1d,3d,7d,14d角膜中IL-21mRNA相对表达量与0d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1d和28d角膜中IL-21mRNA基因相对表达量与0d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角膜平均混浊程度与IL-21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   结论:IL-21表达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基质炎(HSK)小鼠角膜基质层炎症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浆中;感染早期IL-21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随着角膜混浊程度的加重IL-21mRNA的表达量减少,IL-21参与了HSK早期的免疫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缬沙坦(valsartan)单药和缬沙坦/氨氯地平(valsartan/amlodipine)联合用药治疗前后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血脂(blood lipid)、血尿酸(blood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研究大鼠学习记忆力改变、海马凋亡蛋白Caspase-3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变化,以及米氮平对其调节作用。   方法:20只雌性成年SD大鼠
目的:观察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脊髓型颈椎病行外科手术,并给予维生素B12治疗的疗效,同时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山西医科大二院2013年02月---2015年8月收治的180例有手术
目的: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是由于神经管闭合异常所致,主要包括无脑、脑膨出和脊柱裂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
目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治疗近视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在角膜瓣下行激光角膜切削,改变角膜厚度与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