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ubject-object Asymmetry in the Acquisition of Relative Clauses by English Majors in China--a Corp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ch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相关假设为理论模型,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不同语言水平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汉语语境中的英语关系从句习得展开实证研究,研究重点为:学生在关系从句习得过程中的回避策略、关系从句的主宾不对称、四种基本类型的习得顺序,中国学生语言能力对其关系从句习得的影响,其关系从句产出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及原因。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2.0)。该语料库含有两个限时英文写作子语料库,分别来自代表低水平语言能力的大一学生和高水平语言能力的大三学生。本研究从两个语料库中共提出1080个英语关系从句,并将之进行两次分类:一次分为主语关系从句、宾语关系从句以及其它类型的关系从句;一次分为主主型、宾主型、主宾型以及宾宾型4类关系从句。通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发现:  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产出关系从句时采用了回避策略,主要体现在关系从句的产出数量过少,同时优先使用主语关系从句和宾语关系;  2)关系从句的产出频率表明中国学生更频繁地使用主语关系从句,而准确率标明他们觉得宾语关系从句更容易习得。  3)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从句习得顺序为SO>OO>SS>OS(“>”表不“更易习得”),同时中间嵌入的关系从句比右嵌入的关系从句更易习得,表明信息流对中国学生的关系从句产出影响较大。  4)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对其关系从句的习得产生积极影响:语言水平越高,其产出的关系从句越正确。  5)从句产出中出现的错误分为十种,其中关系代词的误用、主句与关系从句之间不一致、搭配不正确、时态误用、限定性从旬与非限定性从句的误用最为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关系从句知识的缺乏以及其母语负迁移。  本研究希望能够对中国学生关系从句习得现状研究作出一定贡献,能够给中国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从而提高中国学生的关系从句运用能力。
其他文献
本研究聚焦于"AT"、"ON"、"IN"这三个介词的空间概念,旨在探讨它们在英文小说中的隐喻扩展义,揭示它们各类隐喻扩展的分布频率,并研究这三个概念的隐喻扩展义和分布频率的相似与
本研究从认知学的角度,探究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的感知、分析和应用三阶段中存在的困难。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安德森的语言听力理解三阶段模式,方法论基础是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用来标记言语与其上下文关系的词语或结构。它们在句法上可以脱离主句而不影响其语法存在,在语义上传递过程意义而非概念意义,在语用上通过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成功英语学习者在上海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下称高口)笔试听力部分考试前和考试中所使用的考试策略。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归因理论,方法论基础是扎根理论。本研究
动机是决定语言学习者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动机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往往仅限于研究动机积极的一面,即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英语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新闻报道主导着世界舆论,影响甚至操纵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