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1和E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Id1和ERα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Id1、ERα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和二者的相关性,探讨Id1和ER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和估计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增不典型增生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d1与ERα的表达情况。②分析 Id1、ERα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绝经状态的关系及其二者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①Id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5%、63.3%,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d1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003、P=0.0302、P=0.0046、P=0.0470、P=0.0077),但与绝经状态无明显相关(P>0.05)。②ER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0%,低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85%)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0%),(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分期越早,分化程度越高,ERα的阳性表达率越高;ERα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其他类型;在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与肌层浸润及绝经状态无明显相关(P>0.05)。③Id1与 ER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γ=-0.2767,P=0.0321)。  结论:①I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一种新指标,并有望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②ERα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Id1与 ER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③对 Id1、ERα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