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TiO2材料的共掺杂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轻工业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出了氮、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以Brij9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8H35(OC2H4)20OH)和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复合模板剂合成出氮、镧共掺杂和氮、铈共掺杂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复合材料以及用旋转涂膜法制备出介孔二氧化钛薄膜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能量分散X–射线光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N2吸脱附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合成样品的XRD谱图均呈现锐钛矿型晶体结构;TEM图片显示有较为明显的孔道结构;SEM可以看到薄膜材料表面非常光滑平整;FT–IR、EDS和XPS谱图分析都显示氮、镧、铈这些所掺杂的离子均能有效的掺杂进入二氧化钛中;UV–vis DRS分析结果说明通过进行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光谱响应范围有效的向可见光转移,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从而提高了其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扩大了其实际应用的范围。对所制得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是通过以甲基橙、生活污水以及制浆造纸废水为目标降解物来进行的,并分别在紫外光和模拟可见光下对样品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掺杂改性之后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介孔材料以及薄膜材料在紫外和可见光下都比纯二氧化钛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分别对共掺杂离子的摩尔比例、复合模板剂之间的比例关系、光照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在紫外光和模拟可见光照射下,N(0.020)La(0.012)TiO2纳米颗粒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7.2%,而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生活废水色度的去除率达到100%,CODcr(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69.7%。在紫外光照射下,复合模板剂摩尔比例Brij 98:CTAB = 1:1时制备的介孔二氧化钛样品显示出了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制浆造纸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73%,色度去除率达到100%。在紫外条件下,介孔二氧化钛薄膜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达到100%。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烤制过程中,其淀粉粒糊化过程的显微结构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烤制马铃薯的口感与马铃薯加热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适口的最佳温度点。
在俄罗斯原有的关税政策中,原油出口关税占原油出口价格的比例在50%左右;成品油出口关税整体低于原油,其中重质油品出口关税又远低于轻质油品。这种关税政策对俄炼油工业的发
本文主要就金匮四部病的原文进行分析,总结四部病与惊发关系的历代医家简介,并分析惊发的深层含义以及四部病与惊发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惊发乃四部病临床见证的观点。
详细描述传统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电源管理拓扑结构和控制模式的区别,提出基于CAN协议的强、弱电管理策略,并对其上下电过程进行重新定义。通过对动力电池预充电过程的分析,确
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的压力对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凝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能使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凝胶
通过2011-2013年757家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国企和非国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盲目增加企
混合动力汽车的怠速停机、制动能量回馈等功能都需要制动踏板位移信号作为输入判定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信号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以正确识别其工作是否正常。如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我国旅游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各类专项旅游产品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其中,饮食旅游已经成为当前专项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品尝地方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广告的营销策略和传播方式有着本质化差异,发挥的价值和优势也越来越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新媒体广告的价值进行认识并对新媒体广告营销的优化策略
<正>1维生素D的来源及代谢维生素D(VD)主要包括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VD3)和麦角钙化醇(ergocalciferol,VD2)2种形式,其中VD3占总量90%~95%,在机体,胆固醇转变为7-脱氢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