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对鸡的致病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家禽和野禽感染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实验中,从病死鸡组织病料中分离到一株H5N1亚型AIV,鸡胚半数致死量(50%egg lethal dose, ELD50)滴度为10-7.67/0.1ml。用此鸡源毒株和另外两株鸭源、鹅源H5N1亚型AIV的尿囊液进行1∶10稀释后,分别鼻腔接种8周龄的SPF鸡,0.2ml/只。通过观察人工感染鸡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定时采血、剖检和取材,进行眼观病变和组织学病变的检查,检测病毒在肺脏、肾脏、肝脏、脾脏、肌肉和脑组织动态复制情况,以及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和13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等实验方法来研究分离于不同禽源的三株H5N1亚型AIV对SPF鸡的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鸡源毒株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轻微,到36h全部死亡;眼观病变有脚鳞轻度出血,头面部轻度肿胀,腺胃乳头、腺胃和肌胃连接处严重出血,心脏冠状沟脂肪出血,肾脏肿大、色彩红白相间,肝脏肿大、表面有土黄色条纹,胰腺和脾脏表面有米粒大坏死灶等;组织学病变为非化脓性脑炎,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气管、肺脏、十二指肠、胰腺、腺胃、肝脏、肾脏和心脏等组织器官均受到严重损害,其病变以其大量细胞成分的变性、坏死为主,伴有充血、出血和轻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浆液性渗出;在肺脏、肾脏、肝脏、脾脏、肌肉和脑组织中较早的检测到高滴度病毒;感染后机体始终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一些尘化指标在死亡时出现显著变化。表明此毒株对鸡的致病性较强,属于泛嗜性病毒。鸭源毒株与鸡源毒株在致病性和致死率上相似,鹅源毒株在致死率上明显低于鸡源和鸭源毒株,表明这三株不同禽源的H5N1亚型AIV均为泛嗜性病毒,但是在致病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