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评价督脉导气针刺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针灸疗法治疗此病的技术操作方法,为形成可供推广应用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木30例。观察组采用督脉导气针刺法治疗,每周3次,隔天一次,每次留针30min,观察周期为4周;对照组使用目前治疗NERD的一线首选药物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按需服用,观察周期为4周。使用RDQ.SAS.SDS.GerdQ量表分别于治疗0天、2周、4周进行症状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显效率为43.3%,对照组显效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对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更明显。2.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间的P值:(1)观察组治疗结束后RD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治疗NERD有效。对照组治疗结束后RD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雷贝拉唑治疗NERD有效。(2)观察组的SAS.SDS.GerdQ的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SAS.SDS.GerdQ的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SAS.SDS. GerdQ的评分差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与雷贝拉唑相比较更能改善NERD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焦虑、抑郁状态以及服药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论:1.治疗结束后,通过统计学检验RDQ.SAS.SDS.GerdQ量表的各项指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督脉导气针刺法(观察组)在治疗NERD 时优于雷贝拉唑(对照组)。2.督脉导气针刺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NERD患者的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反食等临床症状,并且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也有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