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徐福传说比较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p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徐福东渡事件作为对象,从有关徐福的文献记载、历史传说、研究历史和现状、徐福里籍、徐福东渡航路、传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徐福东渡研究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结合地理学、气候学、地形学以及海洋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徐福东渡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使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三种方法,从中日徐福东渡研究现状及其相关史料入手,进行徐福里籍和东渡航路等问题的探讨,探求徐福传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徐福东渡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发掘徐福东渡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徐福精神。 发生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的徐福东渡事件,中、日、韩三国历史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由于这一事件带着“求仙”活动的迷信表象,因此尽管史不绝书,还是未能引起后人深入的研究。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有认真的学术论文、论著发表,但仍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八十年代初,江苏赣榆徐福故里徐福村的发现和日本弥生初期文化遗址的发掘,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徐福研究的热潮,人们开始通过那沉睡了数千年的历史资料,去辨认二千多年前发生的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考古发掘的成果,使这些资料的内涵才得以逐渐显露出来。 如果说徐福,作为一个历史命题还有诸多难解之谜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文化命题,早已在历史流变的进程中形成,并为中日韩乃至东北亚人民所接受。谁也不是提出徐福文化的始作俑者。而是事实告诉我们,徐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状况,对中日韩三国的交流与交往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研究徐福东渡,针对当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开发思路和方法以及徐福里籍、起航港、登陆地等方面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构想方案,为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历史人文研究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消除核武战争与核武器对人类的威胁,国际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核不扩散机制的确立就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核不扩散机制对防止核扩散、推动核军控与核裁军、避免核
1911年到1921年,跨越美国塔夫特总统和威尔逊总统在任时期。时值中国国内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之中,国际风云也急剧变幻,美国步入向世界传播美国文化和向全球扩张经济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对美军事斗争成为毛泽东军事斗争指导中的头等重要内容。作为和平时期军事斗争的开拓者和探索者,作为直接参与指导对美军事斗争的最高决策者,毛泽东在新的形势下,面
风光摄影是很多摄影师的主攻题材,而水又是风光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利用水元素,灵活运用拍摄技法可以获取非比寻常的效果:慢门拍出如布匹般质感的流水;高速快门凝固飞溅的水花……  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核心技巧有别于上述那些拍摄技巧,我们将向你展示利用水面的倒影来拍出极具空间美感的“双重”视界。很多人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都会注重快慢门手法、光线运用等等,往往忽视了构图本身,水面的倒影就是经常被忽视的构图元素,
水运是中国历史时期历代王朝物资传输的主要方式。南宋都城临安,区位优势明显,是江南运河、浙东运河及钱塘江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江南运河对南宋江淮地区财赋的转输,政令布达
近代以来中国出现的逾10万的留学生群体始终与中国社会转型进程联系密切,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历史已经证明
江浙铁路风潮是20世纪初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事件。 商办江浙铁路过程中,浙省绅商走在了前面,为反对美国人对浙赣铁路的觊觎迅速筹议商办浙省铁路。苏省绅商紧随其后,在收回沪宁
前苏联历届领导人十分重视西伯利亚的经济开发。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决策层提出了“超高速度”开发东部地区的战略,西伯利亚开发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本文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