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度-渗流效应的深部水工隧洞节理岩体开挖塑性区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yyive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部隧洞由于受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孔隙水压力等复杂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隧洞围岩力学响应呈现出了一些浅部隧洞所没有的特点,因此对深部隧洞建设中产生的围岩力学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为研究高地温环境下节理岩体隧洞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本文首先基于统一强度准则,根据弹塑性理论,推导了温度-应力、渗流-应力耦合状态下围岩各分区应力表达式及边界线方程,由算例分析得到了中间主应力系数、温度应力、围岩软化及水压力对隧洞切向应力和塑性区半径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方向上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新疆某引水隧洞工程某标段地应力测试结果及岩体参数,通过离散元软件3DEC建立了隧洞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方式对隧洞施工后围岩位移、塑性区分布形态及围岩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模拟,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高地温环境下节理的不同产状对围岩塑性区及渗流场的影响,同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涉及渗流场的模型尺寸大小。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渗流、岩石材料软化及中间主应力系数对围岩应力场分布以及塑性区大小影响显著。围岩原始地温与洞内温度温差越大,围岩的稳定性越差,平均洞内温度每提高5℃,塑性残余区半径增加0.09m、塑性软化区半径增加0.12m。同时洞内温降产生的温度应力造成了围岩承载能力的下降。温度-应力耦合与仅有力作用相比围岩的极限强度有所降低,且塑性残余区、塑性软化区、塑性区半径平均各增大7.01%、9.91%、18.24%,同时温度-应力耦合情况下中间主应力系数b对围岩应力及塑性区半径的影响更为显著;考虑渗流作用时的塑性区半径增加了5.68%,外水压力越大,渗流效应越明显,塑性区范围相应也越大;由于围岩力学参数发生劣化,考虑软化效应相比不考虑软化时的塑性区半径增加29.17%,围岩切向应力更小,且仅考虑软化时的塑性区半径相比仅考虑渗流时的塑性区半径增加了22.2%,表明相比渗流作用,软化效应对围岩稳定更为不利,同时支护力可以通过改变围岩的应力状态,降低围岩塑性区范围。2.对于城门洞形隧洞而言,在竖向应力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隧洞顶部和底部的塑性区面积逐渐增大。当侧压力系数从0.4增加至2.5时,围岩塑性区依次为“蝴蝶形”、“横向椭圆形”、“近似圆形”、“纵向椭圆形”、“矩形”。由开挖过程模拟可知,施工动态对于岩体开挖塑性区发展的轴向影响范围大约为1.0~1.5倍洞径,对于存在结构面的岩体,该影响范围可达到2.0倍洞径。同时对于节理岩体,从塑性环局部畸变阶段开始,其塑性区开始沿着节理向围岩深部进行扩展。3.确定涉及渗流场的隧洞数值模型尺寸时,需要考虑水力边界条件改变对原始渗流场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以圆形隧洞圆心为中点(非圆形隧洞可换算成等面积圆形隧洞),模型左右侧边界距隧洞开挖面5倍洞径以外、模型下侧边界距开挖面竖向高度4.5倍洞径以外的范围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值可忽略不计。相比于开挖前未扰动时的静水压力状态,隧洞开挖后渗流场最终呈现出“漏斗状”的分布形式,“漏斗”的开口方向与节理倾角有关:当节理倾角水平或竖直时,渗流场为“正漏斗”的分布形式,此时渗流场以隧洞纵轴为轴呈对称分布;当倾角为其他角度时,“漏斗”的开口朝着与倾角平行的角度发生偏转,为“斜漏斗”分布形式,同时对于城门洞型隧洞,渗水主要集中在拱顶、左右拱肩及拱脚处;当岩体存在节理时,渗水主要发生在节理面与开挖面交界处。4.随着节理倾角的改变,围岩塑性区形态也发生改变。文章中数值模型侧压力系数λ=1.2,当倾角水平或竖直时,塑性区形态以隧洞中线为对称线轴对称分布,呈现出上下长两边短的“椭圆”形态。随着节理倾角偏离水平、竖直方向,塑性区呈现出“斜椭圆”的形态。节理倾角越陡,即节理与竖直方向夹角越小,围岩塑性区、潜在塌落区范围越大,表明陡倾节理对围岩稳定最为不利。节理间距越小,岩体越破碎,开挖后形成的塑性区面积也越大,节理平均间距每缩小一倍,塑性区面积增大10.30%;隧洞开挖后,围岩节理发生扩张,越靠近开挖面节理隙宽越大,对于城门洞型隧洞而言,拱底的节理隙宽最大,左右拱腰处次之,拱顶最小。初始隙宽的改变只会引起微观隙宽的改变,不会造成宏观塑性区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置入相同型号的双J管后,坦索罗辛改善病人尿频、尿急、夜尿次数、疼痛的效果,及患者输尿管和双J管的比值对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科双J管置入的患者,于术后拔除尿管后第2天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后常规带尿管一天后拔除,第2天晚上完成量表)后嘱患者口服坦索罗辛0.4 mg,每晚1次,服用半月后电话随访评分,
目的:通过调查南疆3所代表性医院自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研究南疆胆囊结石的治疗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医护人员胆囊结石知识认知水平,探索是否存在“不合理医疗干预”,并进行现况调查。方法:选择分布在南疆地区3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现场。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收入院的胆囊结石患者,查看其病历,并收集信息(一般临床资料、就诊信息、病史、辅助
目的通过对我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将其危险因素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预设参数,结合南疆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数据建立预测模型,为预防和降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以及提高女性群体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在Pub Med、Clinicalkey、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Wan 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
目的:建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中筛选200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7天内进行观察评估,按照谵妄的评判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过度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血红蛋白、白蛋白、视觉模拟量表(VAS)、手术持续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三大Cochrane系统评价推荐的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维普等,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时限为建库到2020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阻滞(RIB)对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计划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86例患者,男56例,女30例,BMI 18~25kg/m2,ASA I~III级,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RIB联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R组)和单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P组),每组43例。R组患者在入室后清醒状态下完成
目的:探讨OPRM1 A118G多态性与术前疼痛敏感性和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关系,为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选取18~65岁(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腰椎手术且术后同意舒芬太尼镇痛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痛域(PT)和耐痛域(PTT)的检测,并收集血液标本。按照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目的:探索新疆地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汉语简体字正字法和双字符复合词的加工过程,丰富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字、词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理论,为汉语阅读障碍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研究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测量方法,对18名阅读障碍儿童和23名年龄匹配正常对照儿童进行字符判断任务,包括真字、假字和非字,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反应时、正确率、P200和N400的差异
目的:利用语义分割算法为基础的全监督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对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下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病理图像人工标注区域的分割和训练,初步建立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病理辅助诊断模型。方法:(1)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已确诊且经二次复核的600例HE染色胃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切片,包括200例(33.3%)胃炎、160例(26.6%)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红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植历史,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补血养生的作用,有极高的食用价值。根据前期调研,红枣成熟时期大部分会自然脱落,采收落地红枣已成为红枣收获的重要环节。目前的落地红枣收获方式均需人工先将红枣进行聚拢集条,才能方便后续的捡拾作业,集条过程中存在成本高、作业环境差等问题,提高集条机械化程度是实现落地红枣机械化捡拾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国内外林果集条装置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枣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