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和资本两要素的软件企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w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以软件企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活跃,并已经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软件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发展动力。然而,技术作为内在动力,是在资本和劳动的外在动力推动下发挥作用的。软件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中资本与劳动的作用不同于传统企业,对软件企业中资本和劳动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软件企业的发展规律。 目前的企业理论基本上是建立在软件企业成长起来以前的企业实践基础上的。经济学中有关企业成本的研究也基本上是建立在实物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实践上的。而以软件企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企业在生产和竞争方式上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业。软件企业有自己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是有其独特性的。 本文在分别分析了资本与劳动对软件企业发展的作用后,研究了软件企业的动力机制。主要内容有: 一、首先研究了软件及信息技术产业边界的确定和最佳合约安排。本文从技术、业务、运作和市场这四个方面定义了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范围。在这样的产业范围内,分析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通过分析资产专用性理论在信息产业实践中的差异性,揭示了软件及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导致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理论不完全适应信息技术企业及其产业的发展。如何安排软件及信息技术企业的合约,决定了软件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资本的逐利性是资本进入软件企业的根本原因。资本是通过核算资本效率来决定是否进入软件企业,过多或过少的资本都不利于软件经济和软件企业的稳定发展。资本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促进软件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劳动对软件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软件劳动是软件技术和劳动投入共同的产物,其增值和成长的规律与软件生产形式直接相关。软件劳动的增值直接体现了软件生产力的增长。同时,IT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IT企业对人力资本的依赖性明显高于其他任何行业。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被划分成三个层次。通过分析不同层次的人员的形成过程,研究了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的不同使用策略。 三、资本与劳动在选择进入软件企业时的博弈机制。软件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本与劳动相互博弈的过程。不同类型软件企业的形成,也是资本和劳动不断选择的结果。资本与劳动博弈的每一种均衡,就是软件企业的一种可能的稳定发展状态。因此通过研究资本与劳动的行为,是可以判断软件企业的趋势和不同发展方向:清算或被收购、从事软件产品经营和从事软件服务。 四、根据软件行业特点,研究了两种不同的软件企业动力机制的实现要点。对于以软件产品为主的软件企业,其特征是生产产品的低边际成本。由于生产成本构成不同于传统企业,市场竞争的规律也有相应的不同。本文通过讨论单一软件产品和连续竞争的软件产品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的条件,分析了这类软件企业的动力机制。对于从事软件服务的软件企业,其特征是生产的高边际成本。此类软件企业动力机制的核心是利用沉淀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这些讨论可以说明现实软件企业竞争中的现象。 五、分析中国上市软件企业经营数据,证明软件企业发展中资本与劳动的推动作用,并解释和验证本文的主要论点。结合分析中国上市IT企业的运营实际状况,讨论了中国IT企业的相对优势策略。通过对中国有代表性的IT技术企业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IT企业的业务模式是不同的,发展动力也是不同的。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是中国IT企业当前发展的主要策略。 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在企业理论和公司机制方面,提出并证明了软件企业中资本与劳动最佳合约的安排形式。通过分析软件企业的资产特性与企业总福利最大化、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之间的关系,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劳动雇佣资本”的合理性。本文特别揭示了这种关系在软件技术企业的普遍存在。同时,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了资本对软件企业发展的促进机制,并得出了在软件经济稳定增长条件下资本的供给条件。 2、研究了软件企业中软件劳动和人力资本的增值规律。分析软件生产的特殊性和资本在软件企业生产中的承诺价值难以体现等因素,得出了软件企业人力资本增长的形式。更进一步,劳动在软件企业中的层次划分研究。通过三层人力资源模型,分析和研究了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和企业相应的策略。由于软件企业的技术与运营是高度统一的,软件的开发和研制是对人的依赖最强的一项工作。对软件企业中劳动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软件企业中资本与劳动的博弈过程。 3、在资本与劳动的博弈下软件企业形成和动力机制实现的过程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指出,资本与劳动的博弈使得软件企业存在三种可能发展均衡。不同的均衡导致不同类型软件企业产生:清算或被收购、形成软件产品企业或形成软件服务企业。对于生产软件产品的软件企业,其产品边际成本极低。分析了低边际成本条件下软件产品在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并由此提出了软件企业在产品竞争中的悖论和竞争达到均衡的条件。通过对不同规模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指出大、小软件企业的相对优势;对于从事软件服务的软件企业,由于生产边际成本始终较高。其动力机制的关键是企业在特定领域内的沉淀成本和投入资本效率。同时,劳动的价格也将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 4、中国上市软件企业的完整数据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用数据证明了资本和劳动对软件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研究了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类型。更进一步,针对中国软件企业实践中的问题,结合本文主要结论提出了中国软件企业发展中的误区和策略上的设想。
其他文献
从6月下旬起,安徽日报社根据“跃进规划”开展了工作大评比.现在,评比的第一、二阶段一组、科评比和大组评此—已经给束,待评比委员会最后评出全社先进单位和个人,编委会讨
建设监理制度的实施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监理工作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个新兴事务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我国中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下,中职院校的责任更加繁重,为了更好地为“互联网+”时代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有效开发情感资源,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自信
在明确“微课”概念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微课程教学模式引入网络基础课程中的优势,详细阐述微课程建设的主要方法及思路,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
本文是一篇以公共服务中的公私伙伴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为研究目的的专题论文。本选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公共项目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私人主
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新教育资源得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在“微时代”下,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和自我知识的更成为新兴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并得到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微课教学模式为主要代表.与传统教学相比,高职英语微课教学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时短、内容
移动自组网(MANET, Mobile Ad Hoc Networks)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无中心网络。MANET的网络层所涉及到的难题包括:拓扑控制(topology c
“互联网+”冲击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无疑将在“互联网+”时代乘风破浪,开辟出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对当前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互联网+”时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