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债期货是一种以国家发行债券为标的期货产品。根据无套利定价模型可以发现,国债期货的价格受国债现货持有成本的影响,这有效减小由于市场中出现套利现象而使期货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可能性,进而有助于维持国债期货市场的稳定运行。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有关数据最新统计,利率期货的成交量居于所有品种的首位,所占比例为21.45%。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主要品种,其在整个期货市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国债期货市场的稳定运行也存在一些隐患,一些投机分子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从国债期货的交易中进行获利,例如1995年发生的“327”、“319”等恶性违规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秩序,致使我国国债期货交易被迫停止。近年来,在一行三会对金融行业监管的加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的引导作用下,我国国债收益率也随之越来越高。例如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7年5月上旬国债收益率就达到3.69%,一直到10月中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3.50%—3.70%的区间内。后从10月中下旬到11月的中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又出现增高的趋势。在11月中旬,国债收益率成功突破4.0%的大关。在国债行业逐渐下滑的情况下,作为国债的衍生品,国债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应得到重视,这有助于我们对国债形势的把控,以及利用其套期保值功能作好相应对策。所以,本文对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研究,对国债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的检验,有助于我们可以验视我国当前期货市场是否仍存在被操纵的情况,而这一情况又可以印证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和成熟性。同时这对我国继续使用发行国债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内在机理和存在原因进行介绍,为研究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针对中美两国国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概括性介绍,并对相关模型和实证方法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平稳性检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Granger引导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四年来中美两国五年期国债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日收盘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五年期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进而判断国债期货市场是否具备价格发现的功能,并通过中美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对比,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发现我国国债期货运行中的问题,克服将国外情况生搬硬套的国内的的缺点。主要得出的结论是:两国五年期国债期货都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美国五年期国债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要强于中国五年期国债期货,且对现货的影响更为稳定和深远。而这其中不仅仅有运行时间短、市场不成熟等目前无法解决的客观原因,还有投资者范围狭小、政策监管等方面可以改善的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