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以来中国体育文学的价值诉求之变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文学是把各种体育活动及现象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体现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是融生命、健康、审美及艺术于一体的文学形式。中国当代体育文学从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大量自觉赋予体育文化内蕴的文学叙事文本,经历了由繁荣、徘徊到回归三个阶段的流变,体育文学日益多元化。这些转变的背后隐藏着社会体育价值观念的转变和体育文学价值诉求的不断演进。学界对体育文学研究的视野日益开阔,触角日益深入,但对当代体育文学价值诉求演进的角度研究不多。目前学界偏重研究体育文学与文学的关系及体育文学现象,尚缺少从价值演变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体育文学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把握和剖析。  论文意在通过对中国当代体育文学发展阶段的梳理,在结合对各个阶段的体育文学代表作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当代体育文学价值诉求的变迁及其对未来的体育文学发展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丰富和发展体育文学理论研究,为我国体育文学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主题入手,阐述了本次研究的概况,界定了文学、体育文学等概念的含义,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础。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以改革开放后体育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体育文学的纵向发展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特点。摆脱思想束缚的中国体育文学迅速发展,大致经过繁荣、探索、与回归三个阶段,这些阶段体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体育文学阶段发展背后的价值诉求之变,价值诉求的变化在根本上推动了体育文学的不断发展,使其在题材、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上呈现纷繁的变化。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重点通过社会文化的改变,分析人们对体育态度的改变,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层,揭示出社会发展对体育文学价值诉求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章在上文对体育文学价值之变论述基础上,根据价值诉求的发展方向对我国体育文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最后结论是在当代体育文学价值诉求日益转向人本主义重视个人奋斗的现状下,阐发体育文学日益多元化,在追求新的价值时将顽强地生长与发展。无可否认,体育文学内部发生了深刻变异,传统以国家本位为圭臬的体育文学转向对人文主义的鼓吹、对个人发展的重视,体育文学进入众生喧哗的时代,纯文学的意味削弱,日益走入泛化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文学从此进入低谷,而是预示着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一步影响地域文化的面目.地域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个性品格和审美风格并进一步影响到相关的文学创作.地域
安妮·迪拉德(Annie Dillard)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生态文学家。她的作品广涉散文、诗歌、小说各类文体,致力于探寻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本真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迪
明末遗民诗人钱澄之,诗文尤负盛名,本文把他的诗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田间诗学》的解析,追溯钱澄之诗学思想的来源,再结合其诗歌创作,看其诗学理论的运用。因此,本文从三个方
奥斯卡·王尔德作为十九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历来是各类文学文化研究的焦点。在王尔德的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珍奇古怪的东方器物被提及到,例如中国的青花瓷,孔
《聊斋志异》和《子不语》作为清代两部著名的文言小说集,对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都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截止到目前,学术界对《聊斋志异》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对《子不语》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