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研究——以陈翰笙的无锡调查为线索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翰笙领导的无锡调查是清末民国在我国知识界兴起的社会调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范本和史料,展现了转型中的江南乡村社会的实态。经济与地权作为无锡调查的重点,在近代工商业化的背景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市场化和现代机器的侵入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相交织构成了转型时期乡村经济的特有形态;近代无锡乡村大多数农家以稻作为主、以蚕桑为辅的生产格局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多种经营和“非农化”是农家经济的基本趋势。地权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租佃制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变化。近代江南乡村经济转型带动了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催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了各个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对乡村问题的关注。 陈翰笙应用阶级分析法,对乡村各阶级作了严格的区分,以作为调查的切入点。“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变化情况”作为无锡调查报告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型。近代江南乡村人口在动态中又保持着与传统社会一致的常态,那就是:呈波浪式增长,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偏高。工业化导致乡村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从而打破了乡村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纯粹性,使人口的城乡结构在动态中保持着相对的稳定。乡村人口的教育素质低下,职业种类趋于多样化。近代义庄的兴衰及其组织结构和社会职能的演变表明了宗族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社会生活是无锡调查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社会转型外在的表现形式,直观地反映了乡村物质生活的水平,精神生活的状态及社会意识的特征。无锡作为较先进的工业化地区的样本,其乡村社会生活总体而言,是非常落后的。这说明,在整个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乡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工业化给乡村带来的负效应远远大于它所给予乡村的正效应。这种结果一方面体现了现代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乡村传统生活方式的顽固与守旧。物质生活水平的低下,精神信仰的盲从和社会风俗的因循相袭昭示了乡村社会转型之路的艰难与漫长。 乡村危机是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的总爆发。在无锡所在的江南地区,乡村经济的破产和社会冲突的加剧在“抢米”这种非正常的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针对转型时期乡村危机深重的事实,陈翰笙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主张通过革命的途径解决乡村问题,而统治当局和改良派分别在无锡农村实施开展了“农村合作”运动和“民众教育实验”。但是,近代的乡村危机积重难返,历史也没有留给统治当局和改良派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当改良在实践中沦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具时,乡村问题的主导权就旁落到激进的“革命派”手中。后来直至今天的事实证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型社会在向以工业为主的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乡村的边缘化和内部的急速变化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会时轻时重时缓时急地表现出来;解决转型过程中的乡村问题,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是一项尚在探索中的,极其复杂而艰难的综合工程。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尤其是在1912—1926年间,贵州土匪人数之多、分布之广、组织程度之高、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之大,在当时以匪患著称的中国均具有典型性。匪患成为贵州一个严重的社会
林纾(1852年~1924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是把西方文学引进中国的第一人。林纾一生以文言文译介了180多种外国文学作品,然而他自己却完全不懂外文,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翻
采用测定邦德功指数的简便试验方法,对贵州某地磷矿石的可磨性功耗指标进行了测定,得到了该矿石1~7号及综合样的邦德功指数分别为15.53,10.97,6.75,7.63,6.97,7.73,6.01,8.32k
分析了采暖和空调系统中的水力工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水力失调的方法;介绍了动态流量平衡阀在暖通空调水系统中的应用及其经济效益,并提出了在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清代是中国古代恤老事业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清政府的主导及鼓励下,民间势力逐渐参与到地方恤老事业中来,养济院、普济堂、恤无告堂等恤老组织在全国各地相继设立,救济了大量孤贫无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介绍了国外高速列车电弧集电方式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电弧维持的各个因素,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arc power collection meth
清末全国新式教育运动兴起后,有着崇文重教传统的广东梅州地区新式学堂迅速崛起,新学师资队伍很快壮大,新学教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地瘠民贫,自然条件十
通过巷道内木材火试验,从氧气浓度、温度、实验现象等方面分析,判定了本次木材火实验产生了次生灾害,同时验证了A·罗伯特燃烧类型评判标准、风流与巷壁热交换基本定律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