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指是指在写作中作者用简洁的词语替代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复杂冗长的先行词。内指包括回指和逆回指两大类,回指的研究最早是由一些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进行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回指才成为语言学界一个广泛研究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这几方面探讨回指确认原则。然而对于逆回指存在与否仍有争议,作者支持存在观点并结合前人的回指确认原则构架逆回指确认步骤。韩礼德夫妇认为回指语多由人称代词充当,并且人称代词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的理解和语篇有紧密联系,为了对比CNKI和PQDT中文科硕士论文英文摘要中内指使用情况,本研究的回指语聚焦于第三人称代词。除了描述第三人称代词内指使用情况的异同,作者还从语言经济原则和思维模式角度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本研究着重从CNKI和PQDT中收集文科硕士论文的英文摘要,借助Microsoft Word办公软件中的“查找”功能标记第三人称代词回指语,运行内指确认步骤断定先行词,使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7.0对抽取的语料做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CNKI和PQDT中抽取的同等篇数的英文摘要中,第三人称代词内指频数没有显著差异,这是人类惰性以及追求语言经济的结果。除了相似点,作者发现先行词方面有显著差异,CNKI中的先行词更多的是重复论文的关键词,PQDT中的先行词则很少和论文的关键词一致,这要归因于中西方人思维模式差异,中国人偏爱综合式思维,喜欢在各部分重复论文的关键词;西方人偏爱分析式思维,喜欢带领读者体验论文整体而非直接重复论文的关键词。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理论上,作为一个对比研究,本文可丰富现有第三人称内指研究的文献;实践上,本文发现的异同点可对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