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因为其短距离直接通信可以降低时延等优势已经成为未来5G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大量的D2D用户通过与蜂窝用户共享资源进行通信时,使用同频段的用户之间会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因为其短距离直接通信可以降低时延等优势已经成为未来5G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大量的D2D用户通过与蜂窝用户共享资源进行通信时,使用同频段的用户之间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因此,当蜂窝网络中引入密集D2D用户时,其干扰协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点问题。另外,在通信质量不佳的环境中通过引入空闲的蜂窝用户作为中继协助通信也是当前D2D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本文中以蜂窝与D2D混合网络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密集场景下和中继协助下的D2D通信干扰协调问题。本论文主要工作包括:针对密集场景下D2D通信所带来的严重同频干扰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资源分配方案和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功率控制,来提高系统吞吐量和D2D用户的接入量。在资源分配方面,基于距离选取分组中心,在通过干扰值来确定每个D2D的分组,最后,通过信干噪比最大原则为每个分组确定复用的蜂窝用户的资源。在功率控制方面,提出一种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确保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服务质量同时,降低每条链路用户之间的干扰。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算法能保证93%以上的D2D用户接入到蜂窝网络中,对比随机算法系统频谱效率提升了一倍多。针对将中继技术引入D2D通信所带来的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中继选择、功率控制与资源分配的D2D干扰协调方案。首先通过对系统目标函数的分析将其等价为功率控制、中继选择与资源分配的两阶段优化问题。在功率控制问题上,将原有的子问题转换为线性分数规划问题,通过Dinkelbach算法得到最优发射功率。在中继选择与资源分配的问题上将其转化为图论中最佳匹配问题,采用了KM算法得出其最优匹配。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在D2D之间最大距离为70m时,采用本文所提的中继协助算法对比无中继算法系统吞吐量提高了31%。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从最初单一的晶体管的问世,发展到门电路的集成,再到今天的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SoC)设计技术,使得在小小的芯片上集成上亿个晶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是一类人群中广泛存在的DNA病毒,通常导致口唇疱疹、角膜炎等疾病。HSV-1在外周组织的上皮细胞进行裂解感染后,可在神经元中
随着大数据时代步伐的到来和智能移动以及智能通信设备的普及,海量的空间数据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何利用这些海量的数据,挖掘有趣的知识和规律,来改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是
微波电真空器件因为具有工作带宽宽,输出功率大,效率高等优点,故而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卫星导航、电子对抗等领域。其中,行波管因为其无与伦比的宽频带特性,成为在上述
目的:观察化痰开痹汤对痰阻心脉型胸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部干部病区、心血管病区住院患者中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传输容量及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更大的数据传输容量是光通信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典型方法是复用多个独立的数据信道,比如波分复用(W
目的:探究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三维有限元在股骨近端良性病变精准切除及生物力学重建的方法,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三维有限元在股骨近端良性病变精准切除及生物力学重建方面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表现为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高,5年死亡率高达50%,匹敌甚至超过了多种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
超构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人工结构,具有与常规材料不同的奇特性质,比如负折射率、反向多普勒效应、反向切伦科夫幅值异常光压特性等。自超构材料诞生以来,就引发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声下颈动脉斑块微钙化的特征,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声下颈动脉斑块微钙化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