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锂离子及锂离子薄膜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该论文围绕LiMn<,2>O<,4>这种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及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较宽电化学窗口的Li<,1.3>Al<,0.3>Ti<,1.7>(PO<,4>)<,3>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粉末与薄膜的合成及性质进行研究.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燃烧辅助有机酸络合法合成的LiMn<,2>O<,4>粉末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LiMn<,2>O<,4>电极的界面过程.采用旋转镀膜技术的溶液沉积法制备了LiMn<,2>O<,4>薄膜.讨论了制膜过程中影响薄膜质量的有关因素.系统研究常规及快速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对LiMn<,2>O<,4>薄膜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i<,1.3>Al<,0.3>Ti<,1.7(PO<,4>)<,3>粉末及其烧结片,对比研究了两种方法合成的Li<,1.3>Al<,0.3>Ti<,1.7>(PO<,4>)<,3>粉末及其烧结片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i<,1.3>Al<,0.3>Ti<,1.7>(PO<,4>)<,3>烧结片更为致密,烧结片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较低的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