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g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抗代谢类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效果,是目前临床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首选药物,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但5-FU在临床应用中使用量接近于中毒量,尤其对骨髓和消化道有一定的毒性;5-FU半衰期短,仅10~20 min,临床上为了维持长时间的稳态浓度,往往采取持续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5-FU口服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这些缺点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发新型5-FU口服缓释制剂,延长药物的半衰期,提高生物利用度。其中将其制成可生物降解的口服纳米粒是有效剂型之一。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的5-FU纳米粒的制备、形态特征及其体内外释药特性。采用高压均质法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5-FU-PLGA纳米粒,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考察了5-FU-PLGA纳米粒的制备条件对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5-FU-PLGA纳米粒的处方和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制得的5-FU-PLGA纳米粒进行形态考察、体外释放、稳定性、体内释药特性等方面进行考察。优化条件下制得的5-FU-PLGA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呈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85.4 nm,载药量为(12.4±0.7)%,包封率为(64.1±5.3)%。采用动态透析法研究5-FU-PLGA纳米粒在37℃,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药特性。试验结果显示,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Q=0.0585t1/2+0.0874(r=0.9923),释药机理主要为融蚀和扩散。12天后5-FU从PLGA纳米粒中释放约占总量的87.3%,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5-FU-PLGA纳米粒有着良好的缓释特征。以常规5-氟尿嘧啶(5-FU)水溶液为对照品,研究了5-FU-PLGA纳米粒经灌胃途径后在SD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在Kromasil C18(1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上分离,以甲醇-20 mmol KH2PO4水溶液(5:95),加0.5%三乙胺后,用H3PO4调节pH至5.5作为流动相,在265 nm处检测,所得血药浓度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拟合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5-FU水溶液和5-FU-PLGA纳米粒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5-FU水溶液组在体内半衰期(t1/2)仅为0.36 h,峰浓度时间(Tmax)为0.26 h,峰浓度(Cmax)为19.75μg/mL,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18.15 (μg/mL)·h,而同剂量的5-FU-PLGA纳
其他文献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各高职院校由于专业基础、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不同,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除了具有工学结合的共同点外,
在传奇文本中张爱玲赋予"月亮"、"镜子"这两个古老意象以现代性内涵。"月亮"、"镜子"在传奇文本中是一对相辅相成,既相对立又相映衬的具有反向同构关系的一对隐喻体。它们参
随着飞机的诞生,百年来航空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活塞式到喷气式,从电子仪表到机载计算机,从机械式操纵到电传操纵系统的应用……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高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操
报纸
中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中药中的中成药及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药的精华所在。由于中药原料质量不稳定,疗效组分与作用机理不够明确,中成药生产工艺
本文对近十年来关于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文献加以综述,总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以助进一步研究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
<正> 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新鲜、加工肉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蔬菜制品和大部分肉制品分析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有少数的肉制品存在机体干扰。蔗糖、硫酸盐和磷酸
<正>今年9月15日,新的三里屯规划方案出台,按照规划,三里屯将建成以酒吧区为主打的文化艺术街区。 新三里屯将构建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文化艺术街区。规划中的新三里屯位于三里
期刊
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两方面阐述了南瓜的功能特性 ,并介绍了南瓜脯、南瓜酱、南瓜粉及南瓜系列饮料等主要南瓜制品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同样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结果,不仅接受教育的对象极为有限,而且学校传授的知识也过于陈旧,明显滞后于当时的社会需要。狄更斯从人道主义立
综述了扬子鳄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超微结构、内分泌细胞种类与密度分布等,得出3个方面的结论:①从消化系统组织和细胞的演化程度看,扬子鳄尚属较原始的类群;②扬子鳄消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