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民主治理中的宗族功能研究——以山东省L市X村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2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悠久,对农村治理的影响极其深远。进入近代以来,农村宗族势力明显走向衰弱,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宗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宗族力量在中国农村一些地区再次兴起,一些地方传统的宗族功能在农村基层民主治理中发挥着显在或潜在的作用。如何正确的看待宗族因素在现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治理中的影响和作用,便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山东省X市一个典型的独姓村落——L村为研究对象。该村村民杨某离村20余年,其党组织关系和户口均在城市。但在2003年X村党委换届选举中,杨某通过选举担任了X村党支部书记。按照中国共产党相关组织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条例规定,党员组织关系不在本村的村民没有资格参与党支部书记选举。但在X村,这种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组织相关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的选举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地方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默认。笔者针对此种现象,对X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杨某选任书记时 X村的结构环境及选举背景,从政治学角度出发,运用农村治理相关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并结合杨某任职期间 X村的良性发展变化,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杨某在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担任村领导此种现象在X村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探讨隐藏在该种现象背后的农村宗族功能在农村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意义。本文在借鉴治理与宗族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X村为例分析了在农村基层民主治理中的宗族现状,对宗族在农村基层民主治理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在农村基层治理中,整合宗族力量,正确认识、运用与引导宗族功能的发挥,建立多元治理模式,是当下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路径。  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相关理论阐释。主要包括治理的相关理论,宗族含义、宗族历史变迁及功能演变。第二部分介绍了山东省L市X村基本概况以及X村宗族的历史回顾。第三部分以X村为实证案例,对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宗族功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宗族在乡村民主治理中的影响与作用分析,宗族力量与乡村民主治理相结合的原因分析,宗族治理与乡村民主治理相结合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分析。第四部分为整合宗族力量,构建多元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对宗族功能的正确认识与运用,对宗族功能作用发挥的引导。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西方艺术、西方文化大量东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呈现在中国人的眼前。就西方画而言,尤其是那种惟妙惟肖的逼真,造型的准确,色彩的还原,使国人大为惊叹。时至
期刊
本文主要对我国慈善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研究。慈善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参与的具体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参
东亚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在世界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东亚地区的安全状况影响着全球的安全局势。冷战后,东亚地区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维持了近20年的和平;但另一方面,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大国,农民向来是国内革命斗争和工业化建设发展中的主角,由农业、农村和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是中国从始至终发展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理论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讨论。目前,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相关机制比较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深
随着我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电网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随着其不断扩大的规模,各个配网工程也随即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持续增长。使得更
尼泊尔地处南亚,处在中印两国的包围中,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由于国家的领土面积狭小,国力不强,国家政策一直以来都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独立以前的尼泊尔,是英国的殖民地,
2011年5月23日台湾的塑化剂(DEHP)违法加入食品中造成严重食品污染的事件被揭露,使得原来鲜为人知的塑化剂(大陆称为增塑剂),成为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有机化合物。笔者16年前
本文通过对一个村庄1949年以前土地改革运动的研究,从生存安全视角探讨政治形势对于村庄各阶层在运动中行为选择的影响。笔者认为,土改时的安全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军事
民国时期,安徽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环境较为恶劣,农民逃荒至外乡求生的现象极为普遍,其中以皖北最为突出。逃荒农民作为传统时期最为困苦的底层人民之一,经历了20世纪中国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