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高位二次转换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超限高层建设得越来越多,在其以优美姿态吸引人们的视线,为人们提供舒适生活和办公环境的同时,如何评估和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是众多结构抗震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某超限高层商住楼的抗震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首先对该结构进行了弹性分析,这是结构设计的基本部分,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结构进行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以满足结构在使用阶段的强度和变形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现行的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性能分析。罕遇地震下使用的是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是指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由结构初始状态逐步积分直至地震作用结束,能够计算结构构件在每个地震波记录时刻的地震反应。地震动力是一个随机的过程,结构的响应也是一样。采用不同的地震记录,会得到不同的结构内力和位移,而采用和结构所对应的反应谱(由结构类型,场地特性等确定)统计意义更相近的地震记录进行分析的结果,就会更真实地反映结构在大震下的弹塑性性能。尽管这种分析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某超限高层项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结构转换层设置高度对框支剪力墙结构刚度突变的影响以及结构转换层设置高度对框支剪力墙结构内力以及传力途径变化的影响,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对指导设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已有建筑结构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安全承载或正常使用的要求,需要进行维修加固。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简称HPFL)加固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具有众多优越特性,日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水库大坝座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而溃坝率亦位居世界前列。因此,在注重其巨大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对每座大坝进行渗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一些长大跨径的桥梁开始建造,而悬索桥因其跨越能力大的特点成为大跨径桥梁设计的首选桥型。与此同时,为加
由于钢管相贯节点具有众多优点,因此在钢管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钢管相贯节点的承载力不足时,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对钢管相贯节点在构造形式、连接方式或制造方法上进行改
我国是个滑坡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水利水电、矿山、港口、公路、铁路和能源等工程领
在岩石力学的研究中,关于岩体内原生裂隙的启裂、扩展、连接及贯通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对于三维裂隙岩体问题的研究,以往通常进行了二维简化,并在试验与数值模拟等
场地条件在地震震害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场地的非线性效应首先由岩土工程学家在室内试验过程中发现,继而由地震学家根据对强震动观测记录的分析而得到验证。一般来讲,当地
混凝土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开裂后造成的渗漏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界。渗漏问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降低。目前,混凝土渗
本文系统介绍了渡槽的发展概况、结构静力动力分析理论、流固耦合问题的计算方法。主要探讨了固体—水体相互作用的两种求解方法:Westergaard方法和ADINA-FSI求解方法,并对动水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其中之一就是对钢筋混凝土(RC)柱的加固补强。目前,较为常见的加固方法为粘贴FRP法,这种被动约束方